建安七年(公元 202 年)八月,正值金秋时节,天空湛蓝如宝石,白云悠悠飘荡其间,微风轻拂,送来阵阵凉爽之意。
经过大半年时间紧锣密鼓地筹备和训练,征南军终于整装待发,只待魏延一声令下,便可向着江东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攻势。
魏延身先士卒,带领着亲卫营、五溪营以及第三营早已抵达了战略要地——江夏,与驻守在此的锦帆营顺利会师。
一时间,只见江面上旌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五颜六色的旗帜如同盛开的花朵般点缀着整个江面。
而那些威武雄壮的战船更是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犹如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一眼望去竟看不到尽头。
蕲春城外同样是人山人海,千军万马汇聚于此,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士兵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整个场面气势恢宏,壮观至极!
这支水陆大军的总兵力达到三万五千人之众,将领有甘宁、赵凡、陈到、沙摩柯、苏飞、廖化、沮鹄、邢道荣、田林、黄权以及锦帆营新招募的小将丁奉。
这路兵马由魏延亲自担任统帅,为此次东征江东的上路军,亦是主力和突袭江东腹地的先锋,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而在长沙郡的攸县,另一支兵马也已经集结完毕。先登营与之前留守长沙的部队整编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支总数达一万五千人的精锐之师。
他们为此次东征的中路军,以张合为主将,庞统担任军师一职。
此外,军中还有刘辟、庞乐、泠苞等将领。他们士气高昂,斗志昂扬,随时准备着开疆拓土,建立赫赫战功。
与此同时,位于交州苍梧郡的安南军同样严阵以待,他们是此次东征的下路军。
三万多士兵盔明甲亮,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校场上,一眼望去犹如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
这支军队的主将乃是文聘,徐庶则出任军师。除此之外,军中还有霍笃、寇封、冯习、士壹等将领。
他们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只待军令下达,便会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敌人。
魏延再三叮嘱自己义弟霍峻,命其统领第二营负责镇守襄樊要地,作为本次征讨江东战事中的一支关键机动力量。
与此同时,魏延还做出了一系列精密部署。其中,郝昭和孟达率领第二营五千兵马进驻新野城。
他们与黄忠的虎贲军相互协同合作,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提防来自北方曹操大军可能发起的攻击。
另一边,严颜和鲍隆同样领五千军马进驻江陵,以便能够在必要时迅速响应,及时支援荆南地区和江夏防线。
而霍峻本人,则亲自坐镇襄阳城中,正是因为有霍峻在此坚守,魏延才能毫无顾虑地全身心投入到前方激烈的战斗之中。
在各路大军均已完成充分的战斗准备之后,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很快就迎来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然而对于征南军来说,这一天却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而是早在许久之前就已经商定好的正式出征之日。
就在这一天,征南军的上、中、下三路大军近十万人马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程。
其中,上路军,锦帆营水师在柴桑一带遭遇到了江东水师的阻拦,一时间难以突破敌军防线向前挺进。
面对水路突进遇挫的情形,魏延当机立断,亲自率领亲卫营、五溪营和第三营,走江北陆路,并一路向着江东的庐江郡方向奋勇前进。
中路军这边,张合和庞统率领着先登营兵马挥师东进,在建昌城外摆开阵势。征南军旌旗蔽日、士气高昂,大有一举破城之势。
然而,早有准备的周瑜站在城楼上远远眺望,只见对方兵多将广、来势汹汹。他深知此时若贸然出城与之正面交锋,恐怕胜算不大。
于是,周瑜果断决定紧闭城门,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粮草物资,坚守不出,与敌军形成对峙之局。
与此同时,下路军也在文聘和徐庶的指挥下迅速推进,直逼南海番禺城。
这座城池虽然也算易守难攻,但城中的程普、韩当等将领眼见敌军来势凶猛,心中不禁有些惶恐。
他们深知自己所率军队人数较少,难以抵挡敌人的强攻,因此不敢轻易出城迎战,只是严令士兵加强防守,并派出兵士快马急速赶回吴郡向主公孙权请求援兵。
随着三路大军同时出动,这一消息如同惊雷一般传遍天下,各方势力皆为之震惊。
远在江东的孙权得到战报后,更是惊得坐立不安,心如乱麻。
此时此刻,江东的全部兵马都已被派遣到各个战略要地,根本无多余的兵力可调遣增援。
就在孙权焦急万分之际,张昭、朱治、诸葛瑾、张纮等一众文臣纷纷进言献策。
经过一番紧急商议,众人一致认为应当尽快派人前往许都向曹操求救,恳请这位强大的盟友出兵援助。
最终,孙权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选派能言善辩且深得其信任的鲁肃作为使节,火速北上赶赴许都。
临行前,孙权紧紧握住鲁肃的手,眼中满含期盼之色,希望他此去能够说服曹操及时伸出援手,化解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