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灯山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进城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宽敞的街道渐渐拥挤了起来。
    蓉宝趴在桌上,先是不耐烦,然后在心里把钱妙来骂的狗血淋头,最后一拍桌子,起身道:“不等了,我要去玩,再等下去天都要黑了。”
    李为先淡定的吃着甜水,劝道:“说不定被堵在街上了呢。”
    蓉宝撅着嘴,又趴了回去,一只手垫着下巴,另一只手在桌子上划圈圈,咬牙切齿道:“钱妙来。”
    城里最热闹的几条街,摊贩挨着摊贩,人挤人,马车根本过不去,车夫只能在一个人少点的巷子口停车。
    钱妙来把钱袋子塞到袖子里,刚下车就打了个喷嚏,他笃定道:“肯定是我爹在背后骂我。”
    石头实诚道:“少爷,老爷要骂你当面就骂了。”
    钱妙来觉得挺有道理的,“什么时辰了?”
    “这会儿该有申时末了。”
    钱妙来脚步一顿,然后提着衣袍,撒丫子狂奔,心里哀嚎不已。
    完了完了,要被赵蓉打死了。
    石头还在感慨街上够热闹的,一扭头身边的少爷就不见了。
    钱妙来费了牛鼻子劲跑到甜水铺。店里生意不错,门口都摆了两张桌子,曾掌柜站在门口迎客,脸笑的跟菊花一样。
    李为先把面前的甜水推到了一边,有点反胃道:“我不吃了,我都吃了两碗了。”
    蓉宝依旧趴在桌子上,嘉宝手里拿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李为先侧头。
    点墨摇头摆手,“少爷……我也吃不下了。”
    蓉宝一锤桌子,“钱妙来到底还来不来?”
    小胖子怯怯出声,“我……我来了。”
    蓉宝又是一拳,“你还知道来啊?”
    钱妙来瑟瑟发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难不成说他爹在家,他不想出门,不对不对,他是想出门的,只是不想看到他爹,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对。
    李为先帮忙打圆场,“我们等了你一个多时辰了,甜水都喝了好几碗,花了不少钱。钱多多,你可得把你的钱袋子拿出来请我们吃东西啊。”
    钱妙来忙不迭的拍着胸脯表示,随便吃,想吃什么吃什么。
    随即眼巴巴看向蓉宝,“我不是故意的,是有事耽搁了。”
    石头点头如捣蒜,肯定自家少爷的话。
    蓉宝见他神情不算作伪,脸色总算好看几分,但余怒未消,本来都打算好了,先去食肆看书,然后再去街上吃东西,最后逛灯会猜灯谜。现在时辰这么晚了,只能一边吃东西一边逛灯会。
    火大嘞!
    金黄色的云渐渐褪去颜色,月亮悬在半空,数十颗星子点坠。
    天上明月,人间灯火。
    沈家钱庄门口搭了一座巨大的灯山,好似把半边天都点亮了。蓉宝四人手里都拿着吃食,一边吃,一边跟着人流逛过去。
    李为先吃了一块肉,仰头看着灯山道:“沈家下了血本。”
    这么多花灯一盏一盏点亮,然后堆上去,不仅费钱,更费力费时间。
    蓉宝“哇”的惊叹出声,然后问出了一个比较奇特的问题,“灯山万一倒了怎么办?”
    钱妙来立即道:“倒了扶起来不就行了吗?”
    “这么多灯,能扶的起来吗?”
    “又不是金山,怎么扶不起来啊。”
    李为先和嘉宝纷纷加快脚步。
    石头听着两人的对话,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仔细去想,又好像没有任何问题。
    点墨小声嘀咕,“灯山倒了,这么多灯,得捡到什么时候去。”
    嘉宝和李为先十分默契回头,看了眼蓉宝三人,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可太有道理了。
    众人拾阶而上,站在桥上看了会儿。
    水清清,月圆圆,天上有一个,水里也有一个。
    蓉宝趴在桥栏上,伸手往水里抓了几下。
    “月儿圆圆,月儿弯弯,圆圆月儿,弯弯月儿……”
    临街酒肆二楼,竹青锦衣的年轻男子手里抱着一个孩童,先是一指楼下人群,“人间团圆。”再伸手指向天上月,“天上圆月。”
    柏哥儿手里拿着一块糕点,跟着稚声稚气道:“天上圆月,人间团圆。”
    徐先和笑着纠正,“是人间团圆,天上圆月。”
    柏哥拍着手,“人间团圆,天上圆月。”
    屋内的丫鬟疑惑不解,小声问道:“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薛元蕙捻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小口放到手边的瓷碟里,然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才道:“先有人团圆,才有月圆圆。”
    丫鬟心中疑惑,不懂其意,天上的月亮年年都圆,但人不一定年年都有团圆。
    薛元蕙偏头一笑,眼神温柔。
    好蛮横的一句话,要人间先团圆,才许天上有圆月。
    人间有圆月,该是千千万万盏。
    巷口一沽酒妇人,卖了不少酒水后,喊住丈夫,“当家的,你带两个娃去街上看看。”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蹦跳几下,欢呼出声。
    汉子看了看酒摊上的满桌客,神情犹豫。
    妇人伸手招来两个孩子,叮嘱了几声,随后推了推丈夫,“快去,免得灯会散了。”
    汉子道:“你带孩子去。”
    妇人嗔怒,“你个干巴脑袋,酒水钱算的清吗?锯了嘴的葫芦,连句好话都不会说,让你做生意,我们娘几个明个儿就拿着破碗去城里讨钱了。”
    汉子尴尬的搓手而立。
    妇人嘴上不饶人,但眉眼温柔,她从身上取出十几文钱,絮絮叨叨,“到街上买点吃的,省着点花,别有多少花多少。”
    汉子憨笑一声,伸手抱起两岁大的儿子,一手牵着六岁的小闺女,往街上走去。
    妇人站在原地看了会儿,直到看不到人影,才转身继续忙活。
    街头有个坐在父亲肩上的小孩,走一路笑一路,手里提着一个花灯晃来晃去。
    妇人手里牵着的孩子眼馋的看了眼弟弟,闹着也要坐上去。妇人皱眉,神情不悦,“多大的人了,还跟弟弟争东西,怎么一点都不懂事。”
    孩子低头走路,闷闷不乐。
    妇人见状又说了两句不中听的话,孩子越发沉默。
    大抵伤心的不是不能坐上父亲的肩,而是为什么弟弟可以,我不可以。
    有一老人牵着孙女走过面摊,小姑娘频频回头,暗自咽了咽口水。
    老人口齿不清的问,“满仔,要不要吃面?”
    小姑娘想起爹娘的叮嘱,握紧了爷爷的手,说不吃。
    一刻钟后,老人牵着孙女折返回来,跟摊主要了一碗最便宜的汤面。
    街边大院,有孩童趴在墙上,吃着月饼看墙外的热闹。
    深巷屋宅,女童坐在门槛上,托着下巴,神情失落。
    市井巷弄,人生百态。
    .
    摊主刚读完灯谜,嘉宝就猜出了谜底。
    围观行人拍手叫好。
    摊主笑道:“小郎君小娘子已经猜了五六个了,才学不俗。”
    既是夸赞,也是提醒。
    钱妙来跃跃欲试,想一展身手。
    那边摊主又读了一个灯谜,他刚出声,就被蓉宝几人合力拉了出去。
    “扯我干嘛,我都猜出来了。”
    “你都猜完了,别人猜什么?”
    “我管他们干嘛?”
    蓉宝摇头道:“真不该救你。”
    钱妙来一头雾水,小伙伴说话弯弯绕绕的。
    嘉宝解释道:“摊主有规定,一人只能取走一盏花灯。”
    钱妙来遗憾的“啊”了一声,“我还没猜呢。”
    蓉宝指向一旁,“换一家就是了。”
    钱妙来半信半疑道:“这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又不是一家的。”
    花灯也有好有坏,蓉宝选了两个最好看的花灯,剩下的都给钱妙来。
    钱妙来两只手提着六七盏灯,威风极了。
    至少街上的小孩都十分羡慕。
    钱妙来唉声叹气,人太多了,他根本挤不进去,只眼巴巴看着大人的后背。
    蓉宝憋着一口气,猜完灯谜从人群挤出来,手里的花灯没拿稳,掉到了地上,她刚蹲下身捡了两盏。
    剩下的几个都被别人捡走了,小姑娘似乎怕她误会,忙把手里的灯往前一递,“你的灯。
    汉子站在旁边护着两人,怕她们被人挤到。
    蓉宝站起身拍了拍衣裳,接过花灯道了声谢,见她两手空空,就拿了两个花灯送给她。
    小姑娘摇头摆手说不要,她刚刚可听着了,一个花灯要三十个铜板,比肉还贵呢。
    蓉宝眯起眼笑,“不是买的,我猜灯谜赢的,你拿着吧,我拿不了这么多。”
    小姑娘仍是摇头。
    蓉宝惋惜道:“你不要我等会儿也要扔了,这么好看的花灯,多可惜啊。”
    小姑娘咬着嘴唇,想伸手接着,但又想起娘说的,不能白白拿别人的东西。
    钱妙来几人站在不远处催促,“赵蓉,你快点,等会花灯都被别人猜走了。”
    “等会等会。”蓉宝脆声回了一句,然后快声道:“不骗你吧,我们猜花灯可厉害了。”
    她把右手的花灯往小姑娘身上一塞,转身就跑了。
    钱妙来问道:“你猜对了几个?”
    “两个,要不是嘉宝和李为先说的太快了,我能全部猜出来。”
    嘉宝瞥了她一眼,要不是你嗓门太大了,你都要慢上一步。
    街上灯火通明,让人一时分不出是天上的明月亮,还是人间灯火更亮。
    小姑娘提着两盏灯,欣喜抬头。
    汉子面露难色,街上这么多人,也不好大喊大叫,他只得让闺女拿着。
    小姑娘分了一盏给弟弟,左手提着灯,右手牵着父亲,心里的欢喜就像天上的月色,照亮眼眸。
    走出灯会,蓉宝几人都是满手花灯,样式繁多,兔子灯、方灯、圆灯、鱼灯、荷花灯、提瓜灯……也没有多精致,但钱妙来越看越喜欢,说要全拿回家挂着。
    石头苦着脸点头,少爷,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蓉宝四处看了看,走向巷子口一个摊铺,问妇人有没有甜水。
    酒铺只有二两粗酒,不卖茶水,但看蓉宝年纪小,沽酒妇人洗了个碗,舀了水给她,并不要钱。
    蓉宝喝了水,跑到嘉宝身边,拿了盏花灯送去。
    不知两人怎么说的,妇人一开始还摇头,后来笑的嘴巴都合不拢,拿着花灯直竖大拇指。
    嘉宝隐约听到一句,“真有本事嘞,以后是个女状元。”
    不用想,又吹牛去了。
    往回走的时候,路上还碰到了自家人。
    蓉宝拉着连春儿的手,咬下一颗糖葫芦。
    赵二郎从嘉宝那里拿了两个花灯,挥手赶人。
    蓉宝虚眯着眼,“二哥,你不能有了媳妇就不要妹妹。”
    赵二郎笑眯眯道:“那一块走。”
    蓉宝和嘉宝立即就跑了。
    赵二郎朝两人喊,“别到处乱走。”
    蓉宝转身手搭在嘴边,“知道啦。”
    连春儿晃着手里的灯,眯眼笑道:“眼看着人就大了。”
    她嫁过来那会,赵家三个年纪最小的孩子,矮矮胖胖一小个,说话稚声稚气,惹人疼的紧。
    赵二郎握住她的手,凑过去小声说,“那我们生个小的。”
    连春儿抿着嘴咳了两声,脖子悄悄红了起来。
    戌时两刻左右,人流开始往太源河移去。
    赵老四和杨氏喝着茶水吃着点心,看着桥上的人直笑。
    蓉宝背着手悄悄靠过来,冷不丁问,“爹,娘,你们在看什么?”
    两人的魂都差点飘走了。
    杨氏轻拍胸口。
    赵老四拍着蓉宝,“过来了也不作声,吓死人了。”
    蓉宝为自己辩解,“我叫了呀。”
    赵老四还想再说几句,余光看到李为先和钱妙来,笑容一下子就灿烂起来,热情的招呼两人过来坐。
    李为先和钱妙来跟两个长辈打了声招呼,就和蓉宝嘉宝又去放河灯了。
    蓉宝挽起袖子,在灯上写了几个字。
    钱妙来扯了扯石头,主仆二人齐齐鼓掌,大声说好。
    摊主也是个读书人,闻声凑了过来,左瞧右瞧只看出了“勉强”二字,不过见蓉宝是个年纪尚小的小姑娘,也就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要是换成年纪大一点的小郎君,他一定要好好“赏看”一番。
    嘉宝默默用灯挡住脸,以前只有蓉宝一个人会让他觉得不太适应,现在多了一对,简直没话说。
    钱妙来是真心觉得好,还找蓉宝帮忙写了几个字。
    两人凑在一块嘀嘀咕咕,早把先前不开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