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荣喝了药几日就大好了,现下又去上学了。这几日姜寻倒是一如既往地做家务、干农活,尽管婚事将近,但姜家人都很默契地不当回事,完全没有什么准备,更别提布置嫁妆之类的了。
这天上午姜寻在院子里翻土,听到谁在喊他,他转身看到一个妇人朝他走来,
“姨母?”
“寻哥儿,我去你家转了转没看见你,想来是在地里。”说话的是姜寻的姨母,他亲娘的大姐姐刘氏,如今已年近四十了。
姜寻忙放下锄头,眸子亮晶晶的,欣喜道,“姨母,您怎么来了?”
“你这孩子,好久没见,好像又高了些,只是还是这么瘦,”刘氏眼神中透露出一些怜惜,“要不是前些日子王家媳妇回娘家,我竟不知道你定亲了。”
“姨母,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只是......”姜寻面对娘去世后唯一关心他的亲人,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姨母自然知道,只是这么大的事,姜家竟也没人来知会我一声,你母亲说到底是正儿八经嫁去姜家的,她虽然去得早,但你的婚事也总该让我这个做姨母的知晓。”
“如今瞒着不说,还将你推去那样一户人家,真是作孽呀!”刘氏想想姜寻以后的处境就难受,抬手用袖子揩了揩眼泪,她知道金红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但没想到她竟连姜寻的婚事也要算计。
起初姜寻对于自己的婚事被设计也有些抗拒,过了这么些日子,他也逐渐接受了。他宽慰刘氏道,
“姨母不要为我担心,我瞧着徐家也并非大家说得那么不堪,况且就算不是徐家,她也决计不会给我找户好人家。既然如此,我嫁给谁不是嫁呢?总好过她一朝动了心思,将我卖给镇上大户人家做小妾的强。”
刘氏知道他这是在安慰自己,好叫她不要担心,她收敛了情绪,“罢了,如今说什么也不管用了,我今日前来也不是让你难受的,你瞧,我给你带了什么?”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一个叠好的手帕,打开后,里面是四四方方的红布,上面还用金线绣着花纹。
姜寻看着眼前的红色,差点说不出话来,“姨母......”
刘氏温和地笑着,“依着姜家的行事,肯定不会给你准备盖头,但成亲一辈子只有一次,没有这红盖头,没得让人笑话了去,要是你娘在,肯定不会让你这么匆忙地出嫁。这些年姨母也没什么能为你做的,你出嫁的盖头总要替你娘准备好。”
姜寻忽然感觉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姨母本就身体不好,绣这方红布肯定费了不少心力,“姨母说的哪里话,这些年若不是有姨母,阿寻恐怕早就病死了,如今还要让姨母为我操心,实在不该。”
“傻孩子,说的什么话,若不是姜家阻拦,我原是想让你做我的孩子,可终究迈不过这层血脉。如今你也大了,姨母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两人又亲亲热热说了番话,刘氏才离去,姜寻不舍地看着刘氏的背影,很是珍重地将帕子放进怀里,继续忙手上的活。
徐子盛上午去山里砍了好几回柴,又劈了堆在墙角,这些柴,应该够烧了,水缸里的也被他挑满了。
薛兰芝母女则在家里做豆腐,徐子盛还是第一次见手工做豆腐,新奇地看了会儿。
做豆腐几乎家家都会,但也比较费时间。要先把黄豆放在水里泡上一晚上,然后提到有石磨的邻居家去推,之后把浆水都提回来,在厨房的横梁上挂一根粗麻绳,把纱布绑在一个活动的十字架的四个角,然后下面用一个盆子接,上面把浆水往里面倒,汁水都渗下去后,边加清水边摇动十字木架晃,这样能确保豆浆全都过滤到盆子里,还留在纱布里面的就是豆渣,可以拿去喂鸡喂猪。
再把滤好的黄豆浆倒进大铁锅里,撒些石膏在生豆浆里,搅拌均匀后灶里生火,煮上几分钟后豆腐逐渐成形,这就是豆腐脑了,然后把豆腐在锅里搅散,用一个簸箕,上面铺上纱布,将豆腐舀进簸箕里,把纱布系紧,用一块洗干净的石板压在上面,水就被挤压出去了,这样一块大大的紧实的豆腐就做成了。
中午,一家人做了咸豆花,还炒了几盘素菜就搞定了简单的午餐。柴柴在家养了阵子,也尝到了油水,看着比刚抱回来时大了一圈,也更加机灵。
吃过饭豆腐也压好了,薛兰芝做得多,便切了一块让徐子盛给他大伯家送去,还有两斤白糖,平日里他大伯娘也会给他家送些禽肉之类的。
徐远离他家也就一炷香的功夫,还没走到院子呢,便听到一阵狗吠,男子开了门,看见来人是徐子盛,正鬼鬼祟祟地躲在门口,而冲他狗叫的是一只体型很大的黑狗,男子呵斥了它一声便跑开了。
徐子盛看到黑狗跑开了终于探出头,脸上挂着笑容,“大哥?”
徐子进只是瞥了眼他,“你来做什么?”
徐子盛心里暗想真是作孽,因着原主以前的混账样儿,每次别人看到他都没有好脸色。但他面上不显,还是一副恭敬的神色,“家里推了点豆腐,还有些白糖,娘让我给大伯娘送来。”
徐子进看了看他,到底没说什么,“进来吧。”
他刚进院子,就从屋里出来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看见他连忙跑过来,“三哥,你好久没来了!”徐子盛认出这是他的堂弟徐子康。
徐子盛在他头上胡乱揉了一把,“大伯娘在家吗?”
“娘在屋子里呢。”
“我先把东西给大伯娘,等会再找你说话。”说完他就进了屋。
大伯娘看见他倒是很热情,连忙把东西放到厨房里,寒暄了几句,问他家里收拾得如何了,薛兰芝这几天在做什么,地里的庄稼等等,无非是些家常话。
“三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去河里捞鱼啊?”徐子康趴在桌子上问徐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