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从吉林大安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金属材料专家徐惠彬
作者:钩藤草   院士之路最新章节     
    院士出生地
    徐惠彬院士,1959年7月6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
    大安市现为吉林省白城市代管县级市,它位于吉林省西北部,东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西与洮南市、通榆县交壤,南与前郭县、乾安县相邻,北与镇赉县以洮儿河为界。
    大安古代为少数游牧民族的渔猎圣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形成村落,居民以捕鱼为业,并出现集镇。
    民国二年(1913年),改大赉直属厅为大赉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末,大赉、安广同属龙江省。
    此后两县几经分合。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大赉、安广两县合并为大安县,隶属吉林省。1988年8月30日,国家民政部批准大安撤县建市,称大安市。
    大安市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丰富了大安的人文底蕴。
    大安境内有104处古文化遗存,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殷商汉书遗址、辽金半山遗址、清朝公主陵等。
    其中汉书遗址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套木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物产丰富,有嫩江野生鱼、月亮湖华鸭蛋、姜家店鲜野韭菜花、大安老窖酒等,其中大安大米、大安黄菇娘等农产品知名度较高。
    出生地解码
    徐惠彬院士的出生地吉林省大安市,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安市的基础教育为他提供了基本的知识积累平台。
    虽然具体学校的教育细节暂不清楚,但在中小学阶段,当地的老师、教材等资源,帮助他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化等学科基础。
    另外,当地浓厚的学习氛围或者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态度(可能受当地尊师重教传统的影响),也可能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例如,在东北的教育环境中,普遍重视学生勤奋刻苦品质的培养,这种文化氛围可能促使他从小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吉林大安的地域文化或许对他有着潜在的激励。
    东北地区的文化中蕴含着坚韧不拔、踏实肯干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他后来的科研生涯中可能发挥了作用,面对科研中的重重困难,能像在东北的艰苦环境中生长的人们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的毅力。
    大安市有着重视人才培养和鼓励出人头地的社会风气。
    他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内心可能萌生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家乡争光的愿望,这种愿望成为他不断进取的动力之一。
    大安市地处东北平原,广袤的平原环境或许使他养成了豁达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
    在科研工作中,这种开阔的视野有助于他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不局限于局部的细节,能够把握研究方向的整体脉络。
    东北相对严酷的自然气候(如冬季的严寒),也可能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
    在科学研究遇到瓶颈时,这种性格使他能够耐受压力,像抵抗东北的严寒一样,坚守在科研一线,持续攻坚克难。
    院士求学之路
    1982年,徐惠彬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
    1985年,公派赴德国留学。
    1987年,在德国克劳沙塔尔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2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做博士后。
    求学之路解码
    徐惠彬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当选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在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的学习,为他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他系统地掌握了金属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了其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徐惠彬在德国克劳沙塔尔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使他能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和先进技术,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该校冶金学等专业闻名于世,其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助力他在金属材料科学领域不断深入探索,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
    柏林工业大学作为德国顶尖理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
    徐惠彬在此攻读博士学位,使他能够深入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单晶生长与马氏体相变等课题。
    并且他与国际一流学者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使他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日后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惠彬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做博士后,从事热障涂层氧化锆中马氏体相变规律及其对服役寿命影响研究。
    该校作为欧洲顶尖研究型大学,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科研平台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使他能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对于解决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等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德期间,徐惠彬与导师共同揭示了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滞后本质,形成了“理想伪弹性 muller-xu 一维热力学”理论。
    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彰显了他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长期的海外科研经历,还使他熟练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科研项目经验,培养了独立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能力,为其回国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院士从业之路
    1993年9月,徐惠彬回国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工作,历任材料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等职务(其间: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1年12月,徐惠彬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14年6月起,徐惠彬先后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校长。
    从业之路解码
    徐惠彬回国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工作是一个关键节点。
    在高校环境中,他可以将自己在海外所学的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带回国内,并融入教学与科研工作。
    作为材料系系主任和材料学院院长,他有机会规划学科发展方向,组建科研团队。
    这不仅提升了他的领导能力,还为他开展系统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
    徐惠彬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对他的科研之路意义重大。
    这一荣誉为他提供了充足的科研资金支持,使他能够深入开展材料领域的研究,如形状记忆合金、热障涂层等关键技术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够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团队,积累大量的科研成果,为其院士之路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
    徐惠彬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这是对他多年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的高度认可。
    成为院士后,他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能够参与更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决策和指导。
    这促使他从更高的层面思考材料科学的发展战略,为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的整体进步发挥引领作用。
    徐惠彬从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校长等行政职务起,他可以利用行政资源推动材料学科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建设。
    在学校层面,他能够协调不同院系之间的合作,促进材料科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他推动热障涂层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整合资源,使北航在航空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也为他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实践平台,巩固和拓展了他在材料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院士科研之路
    徐惠彬院士是我国着名的金属材料专家,长期从事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
    徐惠彬与muller教授共同揭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滞后本质,形成“理想伪弹性 muller-xu 一维热力学”理论。
    徐惠彬报道nimnga高温形状记忆合金新体系,热循环1000次后相变温度与形状记忆性能基本不变,且克服其脆性大的缺陷,获得高拉伸应变。
    徐惠彬院士研制出高品质nimnga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单晶,获国际最高15%马氏体孪晶再取向应变,并在-112c~17c宽温域获6%以上大磁致应变。
    徐惠彬还提出热磁耦合相变学术思路,引发国际关注,且自主研发出nicumnga新型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系。
    徐惠彬院士通过材料成分设计和合金化,突破晶体生长技术,研制出宽温域巨磁致伸缩材料,使用温度范围拓宽到-80c~+100c,低温性能提高4倍,并获应用。
    徐惠彬院士揭示稀土巨磁致伸缩材料极易腐蚀的物理本质,通过合金化设计等,发明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在磁致伸缩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耐腐蚀性能提高10倍,并获应用。
    徐惠彬负责热障涂层材料、工艺、服役表征研究,研发出满足先进发动机要求的陶瓷隔热材料和金属粘结层材料。
    徐惠彬院士提出新型梯度粘结层结构热障涂层,突破关键技术,设计研制叶片涂层服役模拟试验系统,并获应用。
    徐惠彬院士在新型铈酸超高温热障涂层研究取得突破,解决lc热膨胀系数低温段突变难题,设计lc\/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结构,提高抗热冲击性能,突破制备技术难题,实现1300c级别超高温热障涂层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科研之路解码
    徐惠彬院士的研究成果,对他后来当选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徐惠彬在德期间,与导师共同揭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滞后本质,形成“理想伪弹性 muller-xu 一维热力学”理论。
    这为形状记忆合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提升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回国后,徐惠彬在新型形状记忆合金、热障涂层和磁致伸缩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中,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如他研发出高性能的nimnga高温形状记忆合金新体系、宽温域巨磁致伸缩材料、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以及多种热障涂层技术等。
    这些成果为我国先进武器装备和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体现了科研成果的重大应用价值。
    徐惠彬先后主持20多个国家(国防)重点和重大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等多项科技奖励。
    还获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这些项目成果和荣誉的积累,充分证明了其科研能力和学术贡献,为当选院士增添了有力筹码。
    徐惠彬院士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各30余名。
    其中包括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提名奖获得者。
    他领导的科研团队中还涌现出多位优秀科研人才,体现了他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学科领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徐惠彬研究成果涵盖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应用等多个层面,满足了院士评选中对科研成果系统性、创造性和影响力的综合要求。
    同时,他也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进步,最终促使他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后记
    徐惠彬院士的成长历程,各阶段紧密相连,共同铺就他的院士之路。
    他出生于吉林大安,家乡质朴坚韧的地域文化熏陶、基础教育的滋养,为他注入最初的奋进力量。
    求学时,阜新矿业学院的专业学习夯实了他的知识基础,此后在德国高校深造,拓展了他的视野,使他接触到国际前沿,掌握顶尖科研方法。
    他从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教学、科研一线干起,历任重要职务,使他能够有条件整合资源,推动学科发展,为科研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科研路上,他从形状记忆合金到热障涂层等多领域持续深耕,取得理论与技术的突破性成果,获多项大奖,凭借一系列奠基性、创新性成就,最终使他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