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贾琮当官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小胖子韩王急了,走进屋里,问道:“皇兄,你们是不是要拿王慎来做诱饵,引无生教出来?”
    小胖子与燕王是都是皇后娘娘所出,亲兄弟,平日关系也比较好,小胖子才敢直接问,换成是楚王或者蜀王,小胖子就只能憋在心里了。
    听到小胖子的问话,燕王先愣了一下,没想到小胖子这么快便想到他们要做什么。
    燕王笑了笑,反问道:“小六,在你的眼里,皇兄就是如此不择手段的人?王慎还是王乾大人的独子,先生难道如此不顾兄弟情义,要拿亲侄儿的性命,去冒险?”
    王诺的长子王渊是燕王的老师,燕王平时都尊称先生,燕王将来如若继承了大位,王渊就是帝师了。
    小胖子闻言,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嘴里喃喃道:“皇兄,也不是……我只是……我只是问问……。”
    小胖子有些惴惴不安,说不出个所以然。
    燕王笑着回头对王渊道:“如果不让皇弟知道,在他的眼里,本王就是坏人了。”
    王渊神情自若,望了韩王身后的属官一眼,转身向后面挥了一下手。
    几名燕王的护卫,围着一个个头不高的人,走了进来,护卫散开。
    众人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五官端正,跟王慎有八分相似。
    这是要移花接木,用偷梁换柱的之策?
    小胖子这才放下心来,转念又忍不住想,这小孩也是一条人命,拿这孩子去引诱无生教,无生教如发现他是假的,这孩子也是活不了了。
    燕王似乎知道韩王他们想什么,淡淡的说道:“这孩子,他是自愿的!”
    自愿的?
    这种事还能自愿?
    小胖子韩王身后的朱康、章童、马盛光、贾环,心中不以为然,都忍住,尽量不让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表情来。
    燕王的侍卫长牛不屈哼了一声,解释道:“这小孩,一家是外地逃难来京城的,母亲已经去了,只剩下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几日没吃东西了,冬季天寒地冻,没有我们王爷,他们一家四口,恐怕过不了这个冬天。”
    燕王侍卫长牛不屈,是四王八公中的镇国公牛清的后人。
    镇国公牛清的孙子牛继宗是现袭一等伯,牛不屈是牛继宗的庶子,家中爵位是准备留给嫡长子继承的。
    “王爷已安置好他们一家人,给了他父亲一份差事,如今一家人衣食无忧。”
    小胖子与王府属官都沉默不语了。
    拿一个小孩去做诱饵,始终不是什么君子所为,但现在有几十个小孩被无生教的人抓走了,生死未卜,燕王他们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事。
    贾环忽然道:“王慎呢?是不是准备把他藏起来?”
    王渊闻言,望向贾环,道:“是要把王慎藏起来,贾参领有何高见?”
    贾环望了一眼小胖子韩王,道:“如果王大人同意,可以将王慎交给我们王爷,带回韩王府,韩王能保王慎周全的。”
    韩王府有曹竹斋,这老头的武道修为深不可测,王慎在韩王府,应该很安全。
    小胖子马上开口赞同,他想到的是,如果王贞儿想见王慎了,可以去韩王府。
    王渊望向燕王,燕王点头同意了。
    过了一会,韩王殿下的护卫将一辆马车驶入王家后门,接走王慎与韩王。
    贾环征得王乾的同意,继续留在王家读书。
    …………
    大雍朝的吏部,与前朝相比,吏部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朝廷高级官员如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以及各省督抚、两司的任命上几乎没有发言权,这一权力被皇上把持了。
    三品以上的官员的任命,由吏部开出大名单给内阁审议,内阁大学士审议之后,最后列举一份名单给皇上,皇上可以在名单里面选,也可以另外再选人,官方称为“特旨授”和“开列”。
    “特旨授”是指皇帝不经过任何程序,直接任命高级官员,“开列”是指吏部开列名单,最终由皇帝定夺。
    大雍五品四品的官员,是吏部把名单,给内阁三位大学士,内阁可以直接批准,皇上一般不会过问,但是如果皇帝不同意名单里面的人,也是可以插手的。
    因此吏部的权力十分有限,所任用的基本上是中下级官员。
    不过,这些中下级官员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吏部需要将他们对号入座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于是就出现了“班次”这一说法,所谓的“班次”是根据官员不同的情况予以区分对待,具体分为六班。
    官员有除班、补班、转班,升班、改班、调班六种。
    除班,指官员初次入仕的班次,无论是通过科举入仕,还是以贡监生、官学生、吏员等身份入仕,都先要进入到除班等候初次授职。
    初次授职的官员最讲究出身,像正途出身的进士是最优,进士则要按成绩划分等次,进翰林院,或授各部主事,或授知县。
    其次是勋贵的子弟,多以武官入仕途,也有少部分文官,如贾政,或者勋贵与皇族举荐。
    第三种、举人享有优先权,比没考过举人的生员要好很多。
    第四种,是国子监生员。
    第五种是捐官。
    贾琮原来是第五种,走捐官的路子当官。
    现在情况变了,贾琮成了第二种了,由韩王殿下举荐给工部,工部侍郎申请吏部给选官名额,吏部批准。
    ………
    今日,已经是年二十八,荣国府接到了吏部选官任命的公文。
    贾政拿着任命书,高兴的来到后院给贾母。
    贾母又召集所有人,当然,这老太太还派琥珀去请了薛姨妈过来。
    二十八日还发任命书,这是很少有的。
    大雍朝的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结束,前后有将近一个月时间。大雍皇帝早期是腊月二十六开始“封笔”、“封玺”,正月初一再重新“开笔”。
    这只是大雍朝前面几任皇帝的常例。
    康元帝在位五年,从来就没放过一天假,这位皇帝,是对别人严苛,对自己更严苛的主。
    (与顺治,康熙皇帝相比,雍正皇帝显得是一个“工作狂”。
    雍正皇帝在位12年,从来没有休过春节“年假”。以雍正元年(1723年)为例。当年春节,雍正皇帝在大年初一这天也没闲着。他一连发来了11道谕旨,训诫各省官员,要他们勤政爱民,廉洁自守。到了大年初二,雍正皇帝又下令各地督抚,严查赏赐给孤寡老人的银两是否到位。
    对于雍正皇帝来说,根本就没有“封笔”、“封玺”,“开笔”、“开玺”这种事儿。春节期间他照常办公,加班加点,没有丝毫懈怠。参考《清实录》)
    不止贾母高兴,贾赦与贾政都很高兴,贾家又多一个人,入朝为官了。
    贾琏虽有五品官身,却没有实职,只有体面,没有实权的。
    别想贾琏有什么努力进步的念头,绝大多数勋贵子弟的,都是纨绔子弟,贾琏还算是好的。
    他只等着贾赦闭眼、伸腿,就可以继承家里爵位了。
    贾母高兴的道:“还有两日就过年了,祭祖的时候,要记得跟祖先说,咱们贾家又有一个子孙有出息了。”
    贾赦答应道:“知道了,母亲,今年真是祖宗保佑,咱们贾府真是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贾母满脸笑容,道:“老大说得对,真是祖宗保佑,今年皇妃终于怀上龙种了,环哥儿先是小三元,又中了解元,政儿又升了官,太仆寺少卿。二丫头、三丫头也都定亲了,如今准备过年,琮哥儿又当了官,今年真是好事连连。”
    贾政抚须笑着附和道:“母亲说的是,今年是贾家的大喜之年。”
    贾赦与贾政在荣庆堂,跟贾母讨好的说了一些好话,等姑娘们,薛姨妈来齐了,就退出去了。
    荣庆堂除了女眷,男子就只有三人,宝玉、贾琮、贾兰。
    贾政出去之后,李纨、王熙凤,和姐妹们纷纷过来给贾琮道喜。
    迎春与薛宝钗比贾琮年纪大,其他的姑娘都比贾琮年纪小。
    “恭喜琮三弟入朝为官,以后步步高升,前程似锦。”
    “恭喜琮三哥了。”
    惜春也道:“祝琮三哥,官运亨通,鹏程万里!”
    姐妹们都祝福贾琮,史湘云混在里面,也说了两句吉祥话。
    有长辈在场,姐妹们一副大家闺秀的淑女样子,平日爱调侃别人的黛玉和探春,也都规规矩矩的。
    贾母今日看贾琮,也很顺眼了许多,问王熙凤道:“府里面,可给琮哥儿配有马车了?”
    王熙凤道:“回老祖宗,还没有呢?”
    贾琮、贾环与贾兰在贾府私塾读书的时候,也是没有马车的,府里只给三人配了一个书童,走路去上学堂的。
    听到贾琮到现在,府里还没配马车,姐妹们不免同情起贾琮来,大伙都知道,宝玉很小年纪去私塾读书就有马车了,身边配了李贵和茗烟等六个下人跟随。
    宝钗、黛玉两人从来没缺过银子,迎春与史湘云是特别能共情的,迎春的月钱以前被邢夫人卡了一半,史湘云是没了父母,手头是很紧的。
    贾琮和贾琏、贾环合作做买卖,需要乘坐的马车在外面办事的,是走奶块工坊买卖的账订的马车。
    贾母很不满意的道:“凤丫头,琮哥儿都大了,经常出去办事,有应酬了,怎么还没给他配马车。”
    王熙凤心中觉得冤枉,贾琮没马车,这能怪得了自己吗?
    老太太下面还有王夫人,王夫人不说话,邢夫人是贾琮的继母,她也没帮贾琮要马车,自己一个做嫂子的,何苦去多这事?吃力不讨好的。
    王熙凤笑着道:“好的,老祖宗,明天开始,就给琮三弟配马车。”
    贾母道:“长随也添两个吧,秋冬的衣服以后每季多加一套,以后琮哥儿就是七品官员了,也不能太寒酸。”
    王熙凤一一应下来。
    贾琮又出来感谢了贾母。
    贾母忽然想起来道:“府里也尽快给琮哥买两身官服和官靴,以后琮哥儿当官了,有俸禄和禄米了,上交一半给公账上就行了,剩下的留给他自己花吧。”
    贾母又笑着对王熙凤道:“琮哥儿当官了,也需要应酬的,这一半俸禄还要省着点花才够,你们做哥哥嫂子,可不能跟他要银子,要我知道谁去跟琮哥儿拿钱,我可不轻饶。”
    王熙凤笑了,贾母这话不是冲着自己的,是拿自己来点邢夫人的,答应道:“老太太,您也太小瞧孙媳妇了,弟弟好不容易有出息了,我们做兄长和嫂子的帮他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冲他摊手要钱?”
    邢夫人有些尴尬了,刚刚心里还在盘算琮哥儿能得多少银子,自己应该冲他要多少。
    七品笔帖式一年的俸禄是三十多两银子,加上禄米和补贴,六部的冰敬与炭敬,一年下来也有三四百两银子,上交一半,贾琮还能剩个一两百两银子。
    贾母一句话,让邢夫人的如意算盘打不起来了。
    王夫人满脸充满了嘲笑,若有所指的道:“老太太,瞧您说的,咱们做长辈的,难道脸面都不要了,竟然去跟晚辈要几两银子?盯着这三瓜两枣的,这也太上不得台面了。”
    嗯?
    几两银子?
    邢夫人眼中冷光斜了一眼王夫人,你这是说谁呢?
    王熙凤心中好笑,自嘲的道:“太太说的是,我和二爷再不争气,也不至于跟三弟要银子花,那我们成什么人了?”
    薛姨妈、黛玉、宝钗和姑娘们都在贾家住了这么多年,是谁在背后克扣迎春和贾琮的银子,都心知肚明,听王夫人与王熙凤如此说,都忍不住悄悄看向邢夫人。
    邢夫人心中恼怒,王家这姑姑与侄女不是已经闹矛盾了吗?
    什么情况,趁着老太太点我,你们俩就一起落井下石?
    王家的种都是坏的。
    邢夫人道:“老太太放心,琮哥儿也大了,将来他院子里面事,自有他媳妇替他操心,大老爷和我都不耐烦管他太多了。”
    琮哥儿要做官了,贾母又开始张罗着给琮哥儿凑银子,贾母自己先赏了三十两银子给琮哥儿。
    大太太、二太太、薛姨妈都给了二十,李纨与王熙凤给了十五,贾母又替李纨出了银子。
    前院的贾赦与贾政,也分别给了二十五两银子。
    薛姨妈给的这银子并不心疼,虽然是贾家的事,与她关系不大,可是贾琮毕竟也是当官了,以后薛蟠说不得还要找人家办事,权当留下一份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