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钱粮在手,天下我有
作者:大秦写书人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最新章节     
    开民智。
    对于朝廷集中资源确实是不利的。
    因为常规的驭民五术手段,会换来民智的极大抵抗。
    另外。
    王绾所言也是对的。
    许尚今日在临淄公布通过商贸定价,进而剥削整个东夷齐地,后续秦廷将无法复刻管仲的操作。
    这并非说秦廷就一定要压榨百姓什么的。
    而是必要的时候……
    比如万一北伐匈奴的战事出了岔子,就必须得整合全国资源,以供前线。
    所以。
    许尚这才拿出了钱庄制度,防范于未然。
    随即。
    嬴政满目惊异的道:“夫子……钱庄制度?凌驾于管子政策之上?”
    变法,商鞅是妥妥的顶点。
    内政,管仲当不了第一,前三也肯定没问题。
    现在许尚开口就要压管仲一头。
    自然就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
    究竟是怎样的政策,居然比盐铁定价收税还要来的更高一层!
    “我说的这个钱庄制度,主要把控的便是钱粮。”
    许尚顿了顿,缓声开解道:“举个例子,待两季稻米的粮种试验成功,并进行全面落实推广以后,九州万方的底层黔首就能家家有余粮。”
    “有了余粮,百姓就需要贩卖粮食,换得秦半两去购买所需的商品,亦或者把钱存放在家里。”
    “首先朝廷理应是最大的储粮方,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同时也要调应赈灾、修建长城、疏通黄河……这些事儿都得消耗大量的粮食。”
    “尔后我们再来看百姓剩余的钱财,与其让他们存放在家中,不如引导他们把余钱集中存到官方钱庄。”
    “如此,朝廷收了百姓的粮食,百姓有了铜钱,去购买完日常商品,余财又重新存入钱庄……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同样的,商人辗转倒卖商品,所挣来的钱财除了交税,也得存入钱庄,这样更加方便他们行商。”
    “综上,朝廷便完全把控住了粮食和铜钱,等于无形中便集中了全国的钱粮资源。”
    “这,就是老夫的钱庄制度。”
    ……
    钱庄,银行,都是异曲同工之妙。
    都说最早起源于宋朝。
    实际上。
    唐朝的柜坊,才是钱庄的雏形。
    宋朝的叫钱铺,同时也出现了纸币交子。
    那么问题来了。
    大秦现在能搞纸币吗?
    只能说……弊大于利……
    不如找到倭岛,大力开采金银矿产。
    这时。
    “夫子……”
    嬴政甚为激动的道:“我明白了,百姓用粮换铜钱,于是朝廷有了粮。然后百姓再把铜钱存入钱庄……朝廷应有尽有……”
    神了啊!
    不费吹灰之力。
    就能把钱粮全部掌控在手中。
    相比之下。
    什么驭民五术。
    什么盐铁定价收税。
    全都弱爆了!
    左相李斯也立即出声附和:“夫子此策,前所未有,确实远远的凌驾于管子之上。”
    话音落罢。
    尉缭子直接竖起大拇指:“许公,牛!”
    尉缭子这次显然是彻底服了。
    他没什么二话。
    当场自罚三杯,作为刚刚他唱反调的表态。
    右相王绾见状也赶忙跟随……
    主位。
    荀子在惊叹一番以后,询问道:“许公,你还没有说,究竟要用怎样的办法,让百姓自愿把钱存入钱庄呢?”
    朝廷是不可能挨家挨户的逼着……
    让所有人都去钱庄存款。
    许尚刚刚说了需要引导民众。
    那要如何引导呢?
    “简单,以利诱之即可。”
    许尚笑笑:“比如把千枚秦半两存进钱庄,首年可得总利息二十钱……以钱生钱,谁都不会拒绝白得的便宜。”
    “然后次年递降一些利息,以减少国库开支。”
    “直到各地钱庄的民众存款开始显着下降,再重新调高一点。”
    “直至维持在一个平衡居间,便可以了。”
    ……
    一千钱,能得二十利。
    换算一下。
    便是百分之二。
    其实在古代已经相当惠民了。
    许尚预估把利息维持在百分之一,应该就能保证黔首民众都把余财存入钱庄里面。
    因为首年只要养成了习惯。
    后续民众就会自发的存钱。
    万一放家里面被偷了呢?
    钱庄总体安全有保障,还能吃点利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以钱生钱……利息,倒是个新词。”
    荀子频频点头,他发现许尚想出来的很多政策,并非灵光乍现的一拍大腿。
    而是相对完善。
    并且还有对应的新词概念。
    令荀子都为之视野开阔。
    他不得不承认。
    许尚着实是亘古大才,单论一个钱庄制度,便足以证明许尚的内政造诣,绝不在管仲之下。
    左席。
    尉缭子沉思了一下,道:“以利引导民众,确实可行……商人为了行商便宜,他们也会自发把铜钱存入钱庄。可那些士卿贵族,包括关中勋贵阶层,又如何让他们也把钱财存入钱庄呢?”
    首年百分之二的利息,次年递减,黔首百姓理应趋之若鹜。
    然而。
    那些权贵阶层,他们似乎就不见得会把钱财存入钱庄了。
    顿时。
    关中勋贵派系的代表,右相王绾双目微凝……
    显然。
    这次会谈开始涉及到了王绾的切身利益,他的态度瞬间有些不一样了。
    尉缭子则是不管那些。
    其本孑然一身。
    又多罪加身。
    尉缭子现在什么话都敢说。
    下一刻。
    只见屠雎抬手道:“我们关中军武阶层,无非就是坐拥更多的土地,大不了按地交税,为朝廷做贡献就是……”
    屠雎平时确实非常莽。
    但他是真愿意掏钱的。
    传统的兵家传承人物。
    对于钱财往往不太痴迷,甚至没什么概念,他们更在乎荣耀、名誉和内心中践行之道。
    “反对。”
    左相李斯摇头道:“眼下大秦百废待兴,夫子曾说要鼓励民众自发开垦荒地。如果压低人头税,转而大幅度提高田亩税,就会挫伤百姓开垦的积极性,同时拖慢全民恢复生产的时间。”
    李斯负责的主要是中原各地的郡县税收,治理等等。
    他肯定想要赶紧恢复生产,多开垦良田,搞发展。
    这个时候。
    你说要全面抬高田亩税收,这不现实,与当下国情不符。
    推行不了。
    因此。
    现在大秦必须是人头税为主,田亩税为辅。
    甚至为了鼓励民众大力开荒,朝廷还可以把田亩税的十二税一,变成三十税一。
    毕竟两季稻种问世以后。
    部分地区的粮产或许能够做到翻番。
    就算降低一些田亩税。
    最终百姓卖粮换钱以后,也还是会把余财存入钱庄的,流不到其他地方去。
    李斯依旧可以全力调动全民资源,治理黄河,推动中原的水利建设等等。
    “现在田亩收税确实不合时宜。”
    许尚点头:“没关系,老夫还有一法,随着国家的发展,生产力和商品会越来越多,便可对应让更多的银两流入民间。”
    “银两越多,钱财就会成比例的稀释。”
    “这么一来,所有权贵阶层的家财就得想办法拿出来,以钱生钱,不然他们的资产便会持续性贬值。”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金银矿产,只在倭岛存有,乃是国家垄断,相当于银钱的发行,都由朝廷掌控,不怕权贵阶层囤银居奇。”
    “此为能够搬上台面的阳谋,任谁看穿了都无用。”
    ……
    许尚曾经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
    为何明末的财政会搞成那个样子。
    其实本质上就是华夏乃是贫银国。
    金银全靠对外贸易输入。
    这意味着朝廷无法掌控货币发行权,一旦官方的对外贸易走不通了,就会导致朝廷缺少银钱。
    而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不仅不会掏钱出来……他们还会想办法搞毁官方的对外贸易,然后他们私下里在沿海弄走私……
    待赚发了以后。
    他们会把银子囤起来,让市面上的银子越来越少,自然价格就会越来越贵。
    因为明朝自从张居正改革之后,税收全都变成了银子。
    百姓交税得用粮食换银钱。
    结果市面上银钱变少。
    百姓就得用更多的粮食换银钱……
    然后文官集团越囤越兴奋,因为他们的资产在不断增值。
    最终。
    明朝崩了。
    李自成攻入京师,一场搜刮下来,就搞到了白银六千万两,黄金一千三百万两……
    当然,也有反面教材。
    那就是朝廷疯狂发行货币,最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但这是纸币的最大弊端。
    宋朝交子,明朝宝钞。
    都难逃这个结果。
    相比之下。
    黄金和白银毕竟是实物,不仅可以做为货币,首饰方面有着极大的需求,金银矿产的总量也是有限的。
    极难贬成白菜价。
    这也是某漂亮国最初用货币铆钉黄金的原因……
    “彩!”
    尉缭子双目放光的轻喝一声!
    他对货币和经济什么的,较为短板。
    今天听完许尚的开解。
    尉缭子只觉醍醐灌顶,一手连着一手,他瞬间都感觉自己成为执政小能手了!
    嬴政也猛灌几樽浊酒下肚,道:“我懂了,用倭岛的金银矿产,成比例的稀释权贵阶层的资产。然后权贵阶层就得把银钱拿出来,或经商,或花在别的地方换得回报。”
    嬴政大概理解了许尚的思路。
    不怕九州权贵阶层有钱。
    未来的陵邑士卿阶层也好,关中勋贵阶层也罢,你们再有钱……只要别囤积居奇,愿意拿出来搞商贸,弄建设,就都是能够容忍的。
    毕竟横竖都是肉烂在锅里。
    对国家发展相对有益就行。
    李斯饶有兴致的道:“这点我倒是有些思路,可以大力推崇水利建设,哪个权贵愿意投钱,就能够换得水利两岸的土地作为等价回报……或者持续性的划拨一部分税收之类的。”
    李斯对于经济建设方面,显然还是有些造诣的,他很快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许尚也给出了认可态度。
    然而。
    右相王绾却抬手道:“夫子,我有个别的看法,那就是如果从倭岛海量开采金银,作为我大秦的货币……贬值的不仅是权贵阶层,包括民众也都会面对余财贬值,这是否太过于与民争利了?”
    王绾很有意思,竟然非常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与民争利四个字。
    许尚对此表示……
    “呵呵。”
    许尚多看了王绾几眼,转而道:“我说了,是成比例稀释资产。底层的黔首百姓手握金银实物,再怎么稀释,损失也是有限的。因为金银就是金银,它跌不破底线,朝廷也不会允许它一跌到底。”
    “可九州权贵阶层不一样,未来必定会出现动则家产上千万两白银的世家豪门……”
    “对于这种顶尖大户,哪怕金银价格只是稀释掉百分之一,他的资产也会瞬间蒸发掉十万两!”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一味的囤积家财吗?”
    ……
    许尚的所有政策,都建立在皇权较为强势的基础之上。
    如果有权臣掌国。
    那肯定就会打乱他的部署。
    但权臣总有失势的时候。
    为了预防这一条。
    许尚下一步的打算是……
    废相!
    直接一步到位的把内阁制度整出来。
    让权臣出现的概率,尽可能的降低。
    这就是许尚唯一能做的了。
    假设未来秦三世、四世、五世全部连着都是昏君。
    那真没什么好说的。
    再完美的政策都白搭。
    可许尚所做的依旧有意义,因为新的国家会参考他的政策,然后重新予以施行。
    “夫子,我……晚辈懂了。”
    王绾只觉内心一紧,他总算明白为何夫子会说此乃无解阳谋了。
    是啊!
    你能说倭岛的金银矿产就不要吗?
    显然不可能。
    肯定得持续性的开挖。
    既然是开挖,就得由皇帝亲自命人去办……臣子僭越,无异于公然谋反……
    想到这里。
    王绾暗暗的轻叹一声。
    在座的各位之中。
    嬴政除外。
    右相王绾绝对是最有家产的,所以他才会提出与民争利四个字。
    说白了就是为自身利益打掩护。
    结果被许尚一眼看穿……
    王绾立马老实了下来。
    此等阳谋。
    如想破解唯有一法,那就是成为权相,执政掌国。
    问题在于。
    吕不韦的下场,就摆在那里。
    在大秦当权臣,风险属实有点高。
    更何况夫子说不定后续还有什么政策举措……
    王绾只觉心有戚戚,未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啊!
    “嗯,懂了便好。”
    许尚没有去敲打这个较为陌生的世家小友。
    接下来。
    众人好一番推杯换盏。
    很快便又聊到了要怎么处理商山四皓……
    李斯开口道:“夫子有所不知,这商山四皓在狱中还不老实,他们叫嚷着要为我大秦进献最后一策。”
    许尚好奇:“哦?他们献了什么策?”
    李斯拱手:“夏黄公说,为了让我大秦能够进一步承袭仁义之名,待吾皇年迈,理当遵从上古禅让制度,把皇位直接禅让给二世。”
    许尚:“……”
    嬴政:“……”
    嬴政本能的怒目圆睁……
    呔!
    夏黄老贼!
    安敢咒朕天不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