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重农,所以为了处理好水资源,控制水流,防止旱涝灾害,实现除害兴利的目的,也就有了水利工程的出现。
早在夏朝时期就有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
而西周时期已经有了蓄、引、灌、排的农田水利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还有了最早的运河——古江南河。
秦朝时期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两汉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比如北部地区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东南地区有鉴湖,江淮地区有六门陂,西北地区也有了利用雪水或者地下水的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隋唐时期时,开通了大运河,唐朝还设置了专门的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开始兴建水利工程,基本上是遍布了全国。
元明清时期,虽然没有出现大型的水利工程,但小的工程也是一直在修。
水利工程按照目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和排水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渔业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
而我们现在需要了解的主要是防洪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
防洪工程每个朝代都在做,可以说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它主要包括堤、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和水库等。
堤不用多说,它是沿江河、湖以及海岸边等修筑起来的挡水建筑物,也是最早被采用的防洪工程措施。
有关河道整治工程,我们要知道,在我国境内有两条母亲河,分别是长江跟黄河。
因为两条河流经区域的不同,所以黄河的含沙量要远远高于长江,这也就导致黄河流域的两大灾害——旱涝的发生频率要比长江流域高出很多。
关于母亲河的整治,我们先从黄河了解。
在了解如何整治黄河之前,我们总要知道黄河为何会出现问题。
首先是黄河中游途经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又有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黄河经过这里会从中携带走大量的泥沙。
但黄河下游需要途经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逐渐缓慢下来,导致河水没有足够的动能可以把自己携带下来的泥沙带走,最后泥沙在中下游不断淤积,河床也就逐渐升高了。
又因为河床升高,导致这段流域既没有其他支流汇入,也得不到地下水的补给。
它的水位高度高于两岸的地面,所以它的河水还会下渗流向地下水,特别是干旱的时候,下渗会更加严重,黄河也就会因此出现断流的现象。
除此之外,降雨量减少也是导致黄河断流的原因之一,而降雨量又直接受到气候影响。
黄河流域大部分都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都在476毫米,其中60%的降水量还集中在6到9月,所以降水量的分配很不均匀。
降水少时,旱情加重,最终也会导致黄河断流。
这就有了一个现象,不管是黄河因为下渗出现断流导致下游出现干旱,还是因为降雨量不足出现干旱导致黄河断流,都是一个负面循环。」
根据地图,众人很快就知道了黄河的整条流域。
生活在这附近的人们不禁紧张起来。
上了年纪的人还能感觉出来,黄河中下游确实是跟以前不太一样了,特别是干旱时黄河断流,他们能明显看出河底比以往高了些。
这可要他们怎么办。
大部分百姓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毫无概念。
早期的人们,主要是唐朝之前的百姓倒是不太能理解,黄河流域发生的旱涝灾害好像也还行啊。
(西周时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高达53%。
南北朝时期,森林覆盖率为40%左右。
唐宋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3%左右。
明清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5%左右。
新中国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仅为6.1%。)
就像他们听过的大禹治水一样,那时的黄河主要是以洪水为患。
尽管他们现在的黄河流域也会发生溢出的情况,但他们已经学会了修建堤坝,阻挡河水。
加上此时的黄土高原状况还行,所以相比于现代,那时的洪灾发生的次数少了很多,但旱灾发生的次数也没有增加很多。
为何到了以后,黄河会变成那般模样,那黄土高原又是为什么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为了避免或者减缓这种问题的出现,他们也要学习怎么保护好他们的母亲河!
……
百姓们对于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感触可能并不深,但负责管理水利事业的官员却非常清楚地知道黄河近几年来的情况。
唐朝末期及之后非常关心黄河流域的官员听到这个内容,那是酒不喝了,饭也不吃了,立马命人拿出纸笔。
记录的同时,他回想起以前的黄河,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黄河泛滥的次数逐渐增加,先是中下游频频发生水灾,然后下游区域又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河水的补给出现旱灾。
如今听到投影的一番解释之后,他们也算是明白了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几个原因。
除了那降雨量他们无法做到改变,但这泥沙入河,想必是有办法处理或者改善的。
官员们心中抱着满满的期待,希望黄土高原在他们的治理下可以越变越好。
(春秋至隋唐,黄河泛滥次数为1.8—13.6次\/百年。
唐朝后期,黄河泛滥次数明显增加。
宋朝以后,黄河泛滥次数为52.8—56.4次\/百年。
从明朝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泛滥次数为118.2—137.3次\/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