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战争是不应该的,但战争不可避免。}
{我也希望世界和平,可忘战必危。}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功过本来就不能相抵。}
{这样都没有亡,应该跟武帝最后任命的那几个大臣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我是汉武帝时期的百姓,我肯定早就反了。}
{所以我们叫汉族,跟武帝的功绩也离不开关系。}
{打到全面胜利为止!}
{如果边疆守不住,中原迟早会变成边疆。}
{很多朝代都差不多,就好像是皇帝的生活标准一样。}
{那肯定是代入百姓啊,我们本来就是人民。}
{人民史观。}
{光是骂几句根本消不了气……}
……
百姓们没有那么伟大的大局观。
国家?文明?亦或是长久来看?
他们有的人可能连明日都无法活过去,现在投影跟他们讲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后的人们会站出来说他们的死亡给后世带去了数不清的好处?
凭什么呢?
因为国家好,文明好,民族好,所以他们的死亡就成了一句简单的“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百姓们不要这样的评价。
他们想好好活着,活的长久,活到寿终正寝。
他们斥责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斥责汉武帝的巡游访仙……
就跟老师说的一样,他们骂几句都算轻的了。
总不能还要他们跪地磕头,高声大喊武帝对他们的一切剥削都是合情合理的吧。
那也太贱了。
但投影接下来的话,打开了他们另一个思考角度。
既为自己,也为子孙,如果他们跟匈奴之间总有一个需要跪下。
那就让匈奴跪下吧!
其余的朝代百姓们也对战争重新审视起来。
往常的他们一想到战争,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突然变的模糊起来。
尽管大家还是一致不认可国家发动战争,可战争在消耗物资跟生命的同时,也在保护着所有人。
也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反正匈奴大多数时间都在边关晃悠,又打不到中原内地。
他们才不会有生命危险。
国家还是不应该打仗。
看看这仗打的,王朝都差点亡了。
汉武帝做的真是太不该了。
……
是否对百姓有好处?
许许多多的文人官员以及武将们醍醐灌顶。
他们为国,本质上就是在为民。
那么,他们向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征战等一系列政策时,真的有考虑到这天底下的百姓吗?
他们到底是站在皇家的角度出发,还是站在百姓的视角看问题?
人民史观……
听着真是伟大。
或许这还无法扭转他们几十年的思想,但能让众人开始思考,这便足够了。
……
汉(200),刘邦听着投影对他曾孙的一顿评价。
要他评价的话,他觉得自家孩子做的还不错。
给他报了白登之围的仇,还把匈奴赶跑了。
还把四周的土地全部纳入了汉朝的版图。
这不厉害吗?
超厉害好吧!
真不愧是他的好曾孙。
就是这求仙,害,他也不修仙呐,怎么到了刘彻那小孩那儿,就跟始皇帝一个德行开始求长生了呢。
该死的方士,带坏了他家小孩!
至于淫乱后宫什么的,刘邦直接略过,毕竟他也是个爱玩的。
……
刘恒脸一黑,是不是他跟他儿子攒的家底太厚了?
要是他孙把钱全拿去打仗了,那几个经济改革赚的钱也拿去打仗了,他就没钱修仙了。
刘恒都有些想不明白了,他这么节俭,他儿子也是个节俭的。
怎么就养出来了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
投影前面讲刘彻讲的那是一个激动,他孙也不是个傻的。
为什么会被方士骗的团团转,他就及时识破了方士的骗术。
刘恒看向刘启,肯定是他儿子没把他孙子教好。
该打!
刘启一看刘恒的表情,扭头就溜了。
刘启:再不溜又要挨骂了~
……
刘启突然不想攒钱了。
他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结果被他儿子拿去修仙了,还祸害了那么多百姓。
还不如直接让他自力更生,明白攒钱的不容易。
让他想打仗得先考虑值不值,想修仙得先考虑能不能。
不过刘启也就这么一想,钱还是要攒的,孩子也得好好教。
通篇听完,刘启慢慢回味。
他儿子将来会面临的财政危机暴露,刘启才完全明白,他跟先皇的政策到底存在多少弊端。
既然先皇没有处理诸侯,那就让他一次性打垮全部的诸侯吧。
铸币权?回收!
免田租?暂停!
可不能让土地兼并的问题就这样毫无处理的发展下去了。
……
刘彻安安静静地听完了投影的评价。
一时之间,刚刚还鼓起勇气想站出来给刘彻出谋划策的大臣们又再次缩了回去。
大臣们:危险危险!
刘彻理智上能理解投影说他穷兵黩武,自我享受。
他也明白自己晚期做的那些都不是人事。
可情感上,他还是十分愤怒。
刘彻一把摔掉了案台上的奏疏。
离的近卫青、霍去病等人被砸了正着。
大臣们也似乎是反应过来,这位子上坐着的是手握全部人性命的天子。
而不是这几天给他们好脸色,好言好语的和蔼陛下。
“陛下恕罪!”
刘彻挥挥手,让大臣们全部退了出去。
他需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