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秦灭
作者:孤者自怜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最新章节     
    「第二路主帅叫张……不对,李良,他被派出去攻打常山郡(河北石家庄附近)。
    李良不是一般人,他既是熟读兵书,能征善战的将领,也是贵族之后,有地位,心气高。
    李良听从武臣的命令,很快就带着军队出发,迅速平定了常山郡,
    他完成任务后找到武臣报告后,武臣又派他出去攻打太原郡(山西太原)。
    由于李良前面攻打常山郡的动作,秦朝的军队已经提前把井陉关封锁了。
    这条道被堵上以后,李良的军队无法前进。
    而秦军的将领谎称胡亥给李良写了信,劝李良反赵归秦。
    李良收到信后,对这封信的内容持怀疑态度。
    最后因为军队无法前进,李良决定撤兵返回赵国都城邯郸。
    就在他回去的路上,武臣的姐姐坐着马车路过。
    李良远远看着还以为是武臣的车驾,就主动跪在了路边打算报告工作。
    结果武臣他姐喝醉了,根本不知道跪在路边的是将军,反而随便派了一个奴仆打发李良。
    这行为可就正好戳中了贵族的雷点。
    这时候的武臣才被人救出来,威望不如以前,刚好呢,秦国还送了封信建议李良投降,再加上武臣他姐这事做的,又刺激到李良了。
    所以李良脑子一热,直接带着军队冲上去杀死了武臣姐姐。
    不仅如此,他还直接冲到邯郸,把刚被救回来的武臣和邵骚一起砍死了。
    只有张耳和陈馀提前收到消息,早早逃了。
    这俩人商量过后,又找到一个叫歇的赵王后裔,把赵歇扶为了新的赵王。
    另一边的李良收拾收拾军队,打算继续出兵攻打张耳、陈馀。
    结果没打过,反被打败。
    到这里,时间线才来到了章邯杀死项梁,正准备攻打邯郸。
    李良被打败后,逃到章邯处,投降了章邯。
    第三路主帅叫张黡(yan)。
    有关他的内容很少,他的下一次出场就直接到了巨鹿之战前夕了,所以这里跳过。
    章邯收了李良以后,猛攻邯郸。
    邯郸被攻破后,赵王赵歇跟张耳、陈馀等人逃到了巨鹿城。
    章邯的驻军在巨鹿城的南边,负责修筑甬道输送粮饷。
    军队军粮充实,章邯让王离、涉间包围巨鹿城,加紧攻打。
    巨鹿城中的粮食消耗殆尽,兵力也在减少。
    张耳多次召集陈馀过去帮忙,几个月后,陈馀才派了张黡跟陈泽率领着五千士兵出发支援张耳。
    结果这五千士兵刚走到前线就全军覆没了。」
    张?
    投影是想说张良吗?
    如果是张良去打的话……众人抖了个激灵。
    完全不敢想。
    至少他们从投影那儿了解到的张良形象,应该是那种在背后统筹全局的人,而不是露面管理具体战争事宜的人。
    不过这个如果也不成立。
    众人继续往下听。
    戳中贵族的雷点?
    啊,这、这是个新词好像。
    雷点的意思……大家摇头晃脑地想着。
    再听听后面李良直接上去砍人了,那这个雷点应该就跟底线是差不多的意思吧。
    不过,连他们这些平常百姓被落了面子都会觉得受到了羞辱。
    那张良身为贵族,被人落了面子,会生气是正常的。
    只是他这生气的后果,实在太过严重。
    直接提刀砍人了。
    巨鹿城一词出来,不少人都想起来了跟项羽有关的内容。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这是他威震各国,名闻诸侯的大事。
    章邯那么厉害的人,五千士兵一过去就全军覆没了,最后却被项羽打败,投降了项羽。
    这就足以见得项羽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
    「张耳除了求助陈馀,还跟赵歇一起多次向燕、齐、楚等国求援,所以燕、齐、楚等国也很快得知了赵国的困境与危机。
    可各方诸侯虽然都派出了军队支援,但五千士兵刚过去就全军覆没的消息让诸侯联军们不敢主动上前去跟章邯的军队面对面决战。
    楚国的楚怀王派上将军宋义、次将项羽北上解巨鹿之困,同时又派了刘邦担任主帅,进攻关中,并许诺谁先入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宋义想等秦赵两败俱伤以后再收渔翁之利,就逗留了46天一直没有前进。
    逗留着的宋义还把自己的儿子宋襄送到齐国为相,因此项羽以宋义想跟齐国合谋反楚为由,痛斥并杀死了宋义。
    随后他把事情上报给了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同时把英布跟蒲将军的部队也交给了项羽指挥。
    巨鹿之战大概是从前208年12月一直持续到了前207年9月。
    详情就不继续讲了,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项羽破釜沉舟,诸侯联军作壁上观,章邯、项羽两军决战,最后章邯投降。
    破釜沉舟的内容就是项羽要求全军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击败章邯保护甬道的军队,断绝王离军队的粮道,先包围王离的军队。
    结果是经过了9次的激烈战斗,项羽才成功打退章邯,活捉王离,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秦将有的被杀,有的逃走,最后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被瓦解了。
    诸侯联军作壁上观,救援赵国的联军有很多,但他们不敢上,在项羽攻打秦军的时候,他们就在营垒上观战。
    等项羽成功打退章邯后,他就成为了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全部归他统帅。
    两军决战,章邯被打的屡屡败退,躲在咸阳的胡亥派人责问章邯,章邯担心自己会被杀,就派了身边的长史司马欣回去请示。
    结果司马欣到了咸阳后,被滞留在宫外三天,赵高一直没有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
    这让司马欣十分害怕,就连忙回到军中,甚至走的还不是原路,赵高后来也确实派人追赶,只是没有追上。
    长史司马欣跟都尉董翳就是秦朝三降将中封王的另外两个,说起来,这两人还是胡亥派到章邯身边的。
    司马欣回来后劝章邯别打了,陈馀也给章邯写信劝他和诸侯们签订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
    章邯很是犹豫,但还是派人去找项羽,想要签订和约,但和约没有成功。
    所以项羽跟章邯之间再次交战,此战秦军依旧大败。
    章邯只好再次派人求见项羽,请求签订和约,项羽因为军中粮草减少,答应了章邯。
    再下面就是项羽新安坑杀20万降卒。
    巨鹿之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西进的刘邦趁着秦军主力都被项羽牵制,带着军队很快就突破了武关。
    这时候的时间是前207年8月。
    朝堂上的胡亥听说刘邦已经突破武关后,天天以起义者日益逼近为由指责赵高。
    赵高担心胡亥会先对他下手, 再加上刘邦攻破武关后,还派了人跟他秘密接触,所以赵高就干脆称病不去上朝了。
    但他心中依旧惶恐不安,就找到自己的女婿阎乐、弟弟赵成一起商量诛杀胡亥,改立公子婴。
    最后胡亥被杀,子婴复称秦王。
    子婴见证了赵高擅权的整个过程,为了不成为像胡亥那样的傀儡,他跟自己的贴身宦官韩谈商量了一个斩杀赵高的计划。
    因为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再正式即王位。
    所以等五日期限一到,子婴便推脱有病,不去,让赵高亲自去请。
    然后等赵高一到,韩谈就眼疾手快的一刀把他砍死了。
    之后子婴召集群臣,列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
    然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即前207年10月,刘邦正式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宋襄???
    众人听到这个名字时,只觉得非常耳熟。
    他们之前听过这个名字吗?
    好像听过。
    宋襄……宋襄……
    想到的人一拍手,这不就是他们之前听到的那个打仗时要等对面军队过河之后再开打的宋襄公吗!
    难怪他们会觉得耳熟。
    众人疑惑,也不知道这宋义到底想干什么,他为楚国效力,却把自己的儿子往齐国送。
    那齐国当权的,还是项羽嫉恨的田荣。
    按项羽的思路,他会怀疑宋义的动机就很合理了。
    大家撇撇嘴,继续听了下去。
    胡亥这都干的什么事啊,三个降将里面,有两个是他送到章邯身边去的。
    章邯会投降还要多亏这两位的劝降。
    真是要把他们笑死。
    巨鹿之战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这个结束的时间刚好离高祖入关中的时间不到一个月。
    有时候他们是真觉得,这些都是天意。
    是上天要这样安排,是老天爷要高祖登基,也是老天爷要项羽败亡。
    随着杀降20万一出,不少人收起了笑容。
    再次听到项羽做的这件事,大部分人还是忍不住想要开口说上几句。
    明明他们都已经投降了,为什么还要把他们全杀了?
    站在生命的角度,任何杀戮都是不道德的,是罪恶。
    可站在个人的角度,有时候的杀戮只是为了保证自己以及家人朋友或者手下部队的安全。
    ……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面说过章邯击败周文后,还顺便去打了宋留。
    被打的无路可退的宋留投降后,被章邯派人送回咸阳交给胡亥处理。
    然后胡亥他又干了一件离谱的事情。
    他让人把宋留车裂了。
    ……
    是看章邯打的太容易,打算给他加点难度吗?
    还是彻底玩废了,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看不明白?
    我们不管胡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宋留作为六国起义军中第一位投降的将领,结果却被车裂而死这件事给其他起义军们带去了极大的震撼。
    也是因为这件事,六国中再也没有人投降了。
    他们全都咬牙切齿,准备好跟秦朝顽强抗争到底。
    这给章邯镇压起义的事业不知道增加了多少难度。
    好啦,秦朝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
    从秦二世胡亥登基到秦朝灭亡。
    从前210年8\/9月,到前207年10月。
    这中间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项羽赶至函谷关,鸿门宴,刘邦受封汉王,回汉中等等。
    这些事情我们就不说了。
    了解了秦朝走向灭亡期间发生的赵高做的事、各地起义的事,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它又是因为什么才会走向灭亡?
    秦始皇严刑峻法、苛税重赋?秦二世昏庸?赵高擅权?良相名将的相继陨落?还是项羽太能打?
    这些说法都有它们的道理,也有几个促使了秦帝国内部的分崩离析。
    历朝历代的文人也会基于儒家学说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的发现。
    比如西汉的贾谊认为秦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唐朝的杜牧叹息秦朝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宋朝有司马光说秦朝没能做到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
    是很离谱。
    听了不少故事的百姓们也懂了一点基础的知识。
    那就是胡亥这时候不应该杀宋留。
    就算他做不到对宋留好,也不能对宋留这么狠啊。
    这位秦二世就好像一点儿都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一样……
    不说帝王教育,就是作为一个皇子,他也应该有学一些朝政处理方式之类的内容吧。
    听到投影提了问题后,大家伙都还没开始想,它就说了一连串的答案。
    啊?既然你要自己回答,那你问问题干嘛?
    还不如直接讲。
    朝堂之中的事情离他们太远了。
    众人觉得这几个答案里面,只有第一个严刑峻法、苛税重赋才是他们眼中的秦朝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
    至于其他几个,离他们的生活太过遥远。
    ……
    汉,贾谊觉得自己这句话说轻了。
    秦朝问题真挺多的。
    本来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秦朝用的头脑还算清晰灵活,起码是个能用的。
    等到这胡亥即位,秦朝是彻底废了。
    这胡亥头脑不好就算了,他的头颅还是腐烂的。
    最后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他周围的大臣、奴仆,还导致秦朝避无可避地走向灭亡。
    贾谊想,他应该重新写一遍关于秦朝的文章。
    那一篇属实是写的不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