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许子霖对林如海新奇的想法极为赞赏,他面带微笑地对林如海说:
“嗯!这种东西确实存在,叫棉花,用它做成的棉衣棉被,保暖效果极佳。
只是我们这里没有,据说海外或许有,但具体位置我也不清楚。不过等天下一统后,我定会派人去寻找,以解决我华夏子民的过冬难题!”
林如海听闻此言,脚下的步伐愈发急促,甚至顾不上地上的石子割破脚底,鲜血渗出也毫不在意。
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天下百姓终于能穿上暖和的棉衣了。
“大统领,大统领!你真的找到棉花了?”
林如海满脸惊喜地问道。
许子霖点了点头,说道:
“棉花的事暂且不着急。来,看看这个,这可是好东西。有了它,哪怕我华夏人口再多出两倍、三倍,也不用担心百姓饿肚子了!
你快过来,要尽快把这个种下去。如今是 8 月,到明年春天还有半年时间,我要你在这半年内种出足够多的藤蔓来。”
没错,许子霖此刻心心念念的并非红薯本身,而是红薯藤。因为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红薯藤,通过扦插的方式,才能种出更多的红薯。
“大统领,这是何物?竟能养活如此多的人?”
林如海一边跟着许子霖整理红薯藤,一边好奇地询问。
许子霖笑着回答:“这是红薯,亩产最少能达到三千斤,而且它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无论是肥沃的土地还是新开垦的荒地,都能种植。即便在荒地,产量也能有一千多斤。”
一旁的众人听了,都露出怀疑的神情,觉得许子霖是在吹牛,唯有林如海深信不疑。
许子霖见状,也懒得过多解释。
林如海的兴致愈发高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大统领,这东西该怎么种植?您尽管说,我一定在明年春耕前种出至少两亩的红薯藤蔓来!”
他看着车上的红薯藤,信心满满地说道。
许子霖详细地讲解道:
“这红薯藤可以扦插成活,红薯就长在土里,这是第一种种植方法。
第二种是利用红薯进行繁殖,把红薯埋在肥沃的土里,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红薯就会发芽,那些芽可以拔下来移栽。
等到红薯藤爬满一地时,要把红薯藤翻翻身,这样能提高红薯产量。”
“大统领,为什么翻身能提高产量呢?”
一名学生疑惑地问道。
许子霖耐心地解释:
“因为红薯藤与地面接触后很容易扎根,这样就会导致营养分散,无法充分输送到红薯里,从而使红薯长不大,造成减产。
翻一翻就是为了避免它们只长藤,不长红薯。”
学生们纷纷认真地做着笔记,林如海更是全神贯注,许子霖说的每一个字,他都牢记于心,还在重点内容下面画上横线或圆圈,以便日后查阅。
接着,许子霖又指导他们拢出一条条田垄,然后将剪好的红薯藤一一插在拢好的田垄上,并浇上适量的水。
随后,他们才去扒马车上的土。尽管许子霖早已料到不会有太多红薯,但看到只有几个和小孩拳头般大小的红薯蛋子时,
还是忍不住感到失望,在心中把赵阔海狠狠地骂了一顿:“败家玩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躲开季苍云和陈文轩的纠缠,许子霖干脆在庄子上住了下来。
每日与周宾三人一同睡到自然醒,吃过饭后便去村外的河边悠闲地钓鱼,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当然,在此期间,他也没闲着。他将棉花里的棉籽挤了出来,拿出一部分在大棚里育苗,剩下的则留着准备年后栽种春棉。
至于弹棉花,虽说他未曾亲自操作过,但无论是从影视剧里,还是儿时在乡下见到的做被子的作坊,都让他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甚至还想起了那首“弹棉花……”
的歌,他心想,弹棉花这活儿应该难不倒他。
棉花弹好后,他派人将其送到了京城镇北王府。
虽说现在是 8 月,还无法真切体会到棉花的好处,但当众人摸到棉花时,都兴奋不已。
仅仅从触感上,他们就知道这东西必定保暖性极佳。于是,府上的人便开始用棉花为老太君制作棉衣、棉被。
可惜棉花数量有限,给老太君做完后,剩下的只够再做一床小棉被了。
最后,大家商议后决定,用这些棉花给府中的几个小孩子做了棉衣。
许子霖在许家庄一直待到红薯藤全都发芽,长到两尺长,棉花苗也长到一尺高。
他反复叮嘱林如海,记得在棉花长到三尺时,要把顶芽掐掉,还要将一些没有花朵的分叉游条掰掉,这才放心地离开庄子,返回京城。
就这样,许子霖悠闲自在、“不能装逼”的日子一晃而过。临近年末,京城比平日更加热闹非凡。
许子霖乔装打扮一番,从镇北王府的后门悄悄离开。
其实,别看许子霖穿越过来已有 8 年之久,从 18 岁到如今的 26 岁,但他真正在京城停留的日子并不多。
穿越之初的头两年,他在东莱城林家庄,还去过一趟溪安,后来回到东莱城,之后又到了京城。
在京城待了半年后,梁楚边境突发危机,他便带兵 3 万前往原州城。在这半年中,他还有几个月离开京城去了雍州城寻找磷矿石。
再后来到北宁城待了不足一年,战争爆发,他起兵讨伐大梁,平定大梁后又征讨楚国、灭掉交趾、解除高丽入侵的危机,前后总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要说许子霖真正在京城露面,还要数乐音坊斗诗那次,至今也已经过去五年了。
虽然他一手缔造了华夏,但为人低调的他,在整个京城中,除了熟悉他的人,并没有多少人认识他。虽说大家都听闻过他的大名,但真正见过他本人的却不多。
所以这段时间,他每日不是在府中悠闲地“咸鱼躺”,就是去茶楼听听书,或者到乐音坊听听曲。
当然,他也去过工部几次,让王启和研制变色油墨。
王启和与工匠们都很努力,如今四个月过去了,虽然仍没有研制出变色油墨,但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成果,比如研制出了许多新的颜色,还有染布不褪色的技术,可以说在颜色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只是变色油墨的研制还未成功。
临近年关,许子霖也不想再去催促他们。
毕竟制造特殊纸张所需的棉花还没有充足的来源,他心里明白,着急也无济于事,不如让他们慢慢研究。
大冬天的,许子霖看到有些才子手持扇子,心中不禁感到好奇:这大冷天的,他们拿着扇子到底是为了挡风雪,还是喝酒上头了扇一扇呢?
思来想去,他觉得答案应该是“装逼”。
所以,他从不手持扇子,而是在腰间挂着—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