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又是雨季。
由于刘恒去了昆明,前些天,他爱人带着孩子也上昆明去了,秦耕打猎只好同赖青明等人了。
不过,和赖青明上山,感觉他就是一个挑夫,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
倒是杜小平还谈得来。
这一天,他们又打了一只马鹿,晚上回来,临时炒马鹿肉吃。
本来都已经吃了晚饭了,但有新鲜的马鹿肉,不吃一顿觉得有些亏,于是大哥大嫂行动起来,并且把徐老三夫妇,曾贵清夫妇都叫过来。
老二秦黎明一家也到了。
现在他们家有积极的表现,自从秦黎明买了一辆二手吉普车跑运输,他们的精神面貌变了,就连三观也变了。
和大哥,和秦耕关系也好了很多,过来吃马鹿肉,再也不畏畏缩缩了,亲兄弟家有好吃的,理所当然可以过来吃。
他们家有好吃的,也分给大家吃。
前些天秦黎明跑运输时发现一条蟒蛇,他打死了它,做了一次蛇宴,就没少大哥,秦耕一家。
大嫂非常能干,厨房里的活,比大哥强多了,她切了上十斤的马鹿肉,准备生炒,徐老三担心肉太多,一起炒会比较柴,韧性大,就提出来帮大嫂炒。
大嫂一听徐老三主动请缨,高兴地说:“能请大厨亲自掌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还会有意见?来来,你来,我做你的帮手。”
徐老三笑吟吟的上了。
他在秦耕家从来就不主动炒菜的,保持一定的矜持,岳父,泰山呗。
今天他主动,因为今天这头马鹿年龄不大,肉格外的嫩,炒不好就浪费食材了。
秦耕抱着茜茜,徐江月帮她喂肉汤。
喂养孩子,七八十年代和21世纪相比,差异是很大的,秦耕也没有按21世纪的方法,他尊重现在流行的口诀喂养。
二四六,鱼蛋肉。
现在的孩子提倡早日给辅食,两个月吃鱼,四个月吃蛋,六个月吃肉。
而21世纪给辅食,是从6个月开始,前面半年一口辅食也不给,连茶水都不给,六个月后第一口辅食一定是含铁的米粉。吃鱼吃肉那还要更晚一点,吃鸡蛋也是先吃蛋黄,不急于给蛋白。
秦耕没有追究到底应该是哪种更合理,理论上当然是新时代的更科学一些,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秦耕不管这么多,茜茜7个月了,可以吃肉汤了。
新鲜的马鹿肉汤,熬得浓浓的,没有放油,也几乎没有放盐。
茜茜应该是一个喜欢吃肉的姑娘,她吃得津津有味,小半碗洋瓷碗的马鹿肉,最后一粒都被她吃了。
秦耕看着她吃得香,心花怒放,“你爱吃就好办,爸爸下个星期又上山,打一只豹子给你吃!”
茜茜的马鹿肉是单独做的,大伙吃的现在才下锅,大嫂把柴火烧得老旺,大火炒,徐老三拿出本领来,很快,香味四溢,都知道,今天的马鹿肉应该炒出水平来了。
六舅带了5瓶酒过来。
现在,名酒都喝得少了,六舅的酒一点也不差,都喜欢喝他酿的酒。
秦耕的地下有一个地窖,藏了不少的茅台酒,他告诉徐江月,这些酒不急于喝,放他几十年,将来给孩子们,是一笔财富。
当然,也不是为了今后卖钱,秦耕相信,他们是肯定不差钱的,藏着,几十年再喝,那个时候可不是4、5块钱一瓶了,而是几千几万几十万一瓶。
想想今后自己做土豪,秦耕就想笑。
两脸盆的马鹿肉端上桌,徐老三喊了一声,“可以吃了!趁热吃!”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大桌前。
正儿八经的紫檀木做的大圆桌依然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味,秦耕就特别喜欢坐在这里吃饭。
紫檀木的桌面,紫檀木的凳子,格外的厚实稳重,秦耕觉得,它们100年也不会烂,到了孙子辈,它们依然是传家之宝。
有一件事,秦耕觉得迫在眉睫了,他还必须储备一些木材才行,完整的一棵金丝楠木还没找到,今年冬天那个会议一旦开了,很快就会迎来知青回城潮。
知青回城都会带家具,到时候,和他们抢云南红木,那就迟了。
对,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
他想到了一个人,委托他去找木材肯定不会错的。
秦耕想到的那个人就是三分场木工房的赖青云。
丢几千块钱给他,他拼了老命也会找到金丝楠木的。
他不是一个人,木工房的人一个个都很厉害,只要有钱,他们可以爬很高的山,走很远的路。
秦耕上次找到的那一点点金丝楠木根本不过瘾,他想多找几棵。
走了一会神,秦耕又回过神来,今天岳父做的马鹿肉确实另有风味,风格有些偏川味,好吃,这麻,麻出了味道。
大嫂第一个赞扬说:“徐叔的手艺真的是大厨水平,比我炒的强多了。”
徐老三也不谦虚,说:“其实我还缺了一样东西,你们老家的干辣椒粉。你们老家的干辣椒粉有一股甜辣的味道。所以,你们做原汁羊肉味道比其他地方的好吃,与你们何家桥的玻璃椒有关。”
六舅更正说:“贺家桥,不是何家桥。那里的辣椒现在很难买到,供销社全部收购了,据说用于出口赚外汇。”
徐老三哎了一声:“现在好东西都出口了,换外汇要紧啊。秦耕,听到什么风声了吗?刘恒都已经在昆明干了3个月了,跟他聊过吗?”
秦耕点头说:“现在形势变得很快,听说下半年有一个会议很重要,划时代的。”
当然,秦耕这么讲,并没有引起大的震撼,都习惯了,也想象不出划时代是什么样子。
秦耕见这里都是自家人,多讲几句也不要紧,就说:“今后啊,中心工作就是抓经济,把经济搞上去,把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西双版纳会有什么变化呢?”
他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之后,过了一会才解答说:“有几个变化,一是大力开荒,掀起种橡胶的热潮,二是知青回城,三是最后橡胶树分到各家各户。”
“不搞集体了?”大嫂问。
“嗯,今后啊,大队改成村,农田土地分到各家各户……”秦耕有必要让自家人早点解放一下思想,所以适当的透露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