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华北和华中地区,林宇所率领的部队规模极其庞大,足足有八十万人之多!
然而,这其中需要安排一部分兵力用于驻守各地、防卫重要据点,同时还要预留部分力量以防备来自华南的日本侵略者。
经过一番统筹调配之后,真正能够灵活调动的兵力大致在四十五万至五十万之间。
这支军队不仅兵员众多,而且装备精良无比,各种先进的武器一应俱全,整体实力堪称雄厚至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那个时代绝对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强军。
而另一边,八路军的兵力分布则相对较为分散。他们中的大多数集中于各个县城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并通过巧妙的战略布局将这些区域连接成一片片广袤的根据地。
如果把所有地方县大队、区小队等等也算进去的话,总人数也将近五十万之众。
不过,由于日军长期以来对八路军展开疯狂的扫荡行动从未停歇,使得八路军遭受了极为沉重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路军当中,只有那几个师的嫡系主力部队所配备的装备是由林宇提供的德式枪械,其人数约为二十万上下。
至于其余的部队,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基本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而来。
无论是士兵们的个人战斗素养,还是所持有的武器装备水平,与前者相比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只能算作二线部队。
老江竟然毫不留情地下达了剥夺林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职权的命令!这一决定无疑让整个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此刻起,直隶地区彻底脱离了林宇的管辖范围,那原本归属于他指挥的二十万大军也不再听从其号令。
对林宇而言,失去这些权力和军队固然算是一种损失。然而,情况尚未糟糕到令他元气大伤的程度。
毕竟,其中最为精锐的部分早已被他带走,而剩余的那些部队即便想要有所作为,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掀起太大的风浪。
当然,为防万一,林宇仍需派遣数万兵力来牵制他们,以免某些人趁虚而入、背后捅刀或是趁机抢夺胜利果实。
要知道,那位老家伙可没少干这种事。
再看晋西方面,闫老西手中虽握有十来万的人马,但指望他能与林宇并肩作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只要他不跟林宇拼命死磕,就已经值得烧高香了。而且,以闫老西目前的实力来看,确实难堪大任。
就连他麾下堪称精锐的楚云飞都毅然决然地投奔中央军,并当上了师长一职。
如此一来,仅凭闫老西这点力量,根本无法兴风作浪。对付他,晋省当地的驻军便已绰绰有余。
如今时令已至深秋,秋意渐浓,大地染上了一层金黄之色。对于部队来说,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与奔波,此刻正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绝佳时机。
不仅如此,广大的华北百姓们也同样急需休息调养,以恢复元气。
而且此时正值秋收时节,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那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若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轻易动兵,必将导致田地荒芜,颗粒无收,这无疑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所以,无论是从军事战略角度考虑,还是出于对民生的关怀,都不宜在此刻兴师动众。
待到秋收结束之后,寒冬便会接踵而至。东北地区的严寒气候可不是闹着玩的,冬季出兵不仅会面临恶劣天气的严峻考验,后勤补给也将变得异常艰难,人员和装备的损耗都会大幅增加。
因此,与其在冬季冒险动武,倒不如耐心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再作打算。
说起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广袤无垠的东北平原简直就是大部队展开纵深作战的理想战场。
一旦时机成熟,我方大军便可如猛虎下山般势不可挡地扑向敌人。到那时,那些嚣张跋扈的小鬼子可有苦头吃了!
而他林宇自然不会掉以轻心。尽管之前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成功歼灭了二十几万关东军,但据可靠情报显示,仍有五十多万敌军盘踞在这片土地上。
这五十多万的日军,不管他们究竟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还是伪装巧妙的“假老虎”,只要他们存在一天,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当然,林宇深知自己所率领的军队与八路军强强联手后,完全有实力调集八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兵力投入战斗。
然而,大规模作战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伤亡代价。面对如此众多的敌人,任何决策都需深思熟虑、从长计议。
此外,林宇也有意给小鬼子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布防。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过早发动进攻,逼得这些关东军望风而逃,那么后续的追击战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北面的老毛子倒是想要出兵东北,但这群家伙那是司马昭之心,若是让其出兵想要让其滚蛋就十分的麻烦,到时候这群家伙甚至会在东北肆虐一空,关东的百姓经不起折腾了,他林宇绝对不允许那些家伙进入东北。
无论是谁,敢将爪子伸进来,他林宇第一个给对方剁掉。
所以前前后后,他林宇能调动的只有八路军和自己的部队,但这也是足够了,只要等待开春便能立马发起进攻,争取在三到四个月完全解放东北,稳扎稳打,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