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轩然大波
作者:简单2023   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最新章节     
    王九管杀不管埋!
    当然,王九也不知道,他那封所谓泣血上书的奏折,还能被辽东经略、楚党骨干熊廷弼轻飘飘加句:
    皮岛至沈阳,海陆曲折千里,此折至臣之手,血泪犹未干也。
    然后,八百里加急发往朝廷。专使顺带送往京师的,另有送给很多其他大员的信。当然,还有熊廷弼写给北党领袖吴紫仁的信。
    熊廷弼给吴紫仁的书信,其主要内容如下。
    闻令郞前几日病逝于辽阳,令人悲切泪目!想吴兄更是痛彻心扉、悲切不已。
    熊某今有辽东镇游击将军王九,其托某呈报御前之奏折,某特意抄录一二,想使吴兄先睹为快!或可稍解兄之悲痛。
    熊廷弼抄录的那一段,就是王九刻意为范冰晶正名的陈述。
    陈述的潜台词在于:
    无论如何,东阳堡确为大明做出巨大贡献!战绩足以惊艳天下。
    无论如何,范冰晶在幕后又为东阳堡做出巨大贡献。一个荒废的小石头山,才两个多月,就成足以抵挡建奴十数万大军的坚城。
    兵部侍郎的吴紫仁比谁都懂:坚城背后是海量钱粮支撑!而朝廷正常下拨的军饷,塞牙缝都不够。
    现在,老吴的儿子儿媳死了。但儿媳通奸的骂名却留下了!至今还有…辽东巡抚李维酣胁迫他的信。
    为官已近古稀之年的吴紫仁!难道还不懂如何反击?
    熊廷弼这是顺手一个人情!打的就是信息时间差……
    所以,当奏折急递内阁,而一众阁老还在拖拖拉拉传阅、试探、商讨,争吵着要不要暂且压下时,奏折内容早已传遍京师。
    当然,只有东林党外的部堂大员!他们才会早已知晓。
    而这一切,就是王九为何要先封锁一切消息,却急报熊廷弼军情,并恳请他代为转呈奏折的原因。
    无论如何,李维酣污蔑他叛降的奏报,是嚣张地以驳斥上司熊廷弼的名义。斥责熊廷弼敷衍塞责军情,致使重大军情不查不察不实。
    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再怎么仅为辽东巡抚名义上的上司?官面上那也是正经上司!李维酣背靠东林党再势大?也不带这么欺负人!
    熊廷弼若这都不懂如何反击?又怎配他朝野皆知的,那个知兵的好名声!政战与兵战其实相同。
    当时,王九边流泪边写信边在心里说:李维酣就等死吧!
    ……
    熊廷弼又岂是善茬?
    一直被李维酣擎肘、捣蛋,使熊廷弼处处受制。担着辽东军政大责,却处处使不上劲,上任几月几乎一事无成的熊大人!早窝了一肚子火。
    有了王九这封泣血上书?那一切都好办了。
    因为……
    无论如何,之前的水淹建奴、开原大捷是公认的事实;
    无论如何,叶赫城之前被建奴围攻是事实;
    无论如何,之前建奴边境有莫名其妙的异动,是早已发于塘报、行于邸报的事实;
    无论如何,王九所部已逃出建奴到了皮岛!这更是事实。
    所以,只要东林党不能按下这份泣血上书!一旦公之于众?那么,李维酣无耻污蔑孤悬敌境、浴血奋战的将士!就成无可争议的事实。
    但这还罪不致死……
    因此,比王九更厌恶李维酣的熊廷弼,还需要不动声色做点事。
    ……
    首先,熊大人给吴紫仁一个人情,其实却也是拉上个强援。
    吴紫仁心中多憋屈?最重名节的大明!吴大人儿媳却在偷人。
    从阉货镇守太监刘应伸的塘报看,这是建奴奸细的阴谋!吴紫仁却会最恨两人:刘应伸、李维酣。
    刘应伸自去辽东后,就被羊搞、李维酣死死压制!根本不买他这天子近侍的账。
    所以他才怀恨在心、兴风作浪。以塘报形式阴阳东林党!希望被东林党欺负的北党反击,更是直接攻击李维酣。
    但刘应伸却牺牲了吴紫仁!使老吴的儿媳偷人公之天下。
    这阉货当然可恨。
    而李维酣?他就是个烂人!
    堂堂朝廷大员、封疆大吏,却净盯着些年轻人的破事。其不但为建奴败坏吴紫仁儿媳名声!在推波助澜;而且,竟试图以这种破事来要胁吴紫仁。
    简直就不是人。
    之前,吴大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现在,他却可大义凛然地说:
    开原危急!身为兵部侍郎的他急国之所急,忧君之所忧!毁家为国。授意在辽东的家人,散尽家财、借贷无数!造就坚城东阳堡。
    至于其他破事?还重要么!
    而身为封疆大吏的李维酣,不但不尽忠国难,反而污蔑为国孤悬敌境、浴血奋战的将士!反而无中生有、帮建奴推波助澜,攻击毁家纾难的忠臣!到底是何居心。
    于是,吴紫仁也泣血启奏陛下……
    其次,就是刘应伸
    熊廷弼将王九的泣血上书,也让人贴心抄一份!给在辽阳一直被东林党轻谩的镇守太监刘应伸。
    并传达一句话:王九年轻识浅!所抢之倭寇数十船粮草,或为假冒。倭国山多粮缺此其一;其二,倭寇向来抢掠,哪懂商通四海无往不利?
    刘应伸懂了!
    那是东南海盗商帮、东南士绅的船队,说穿就是东林党的。
    王九或许没有识破,更可能是不敢得罪东林党!熊蛮子却心知肚明。于是鼓励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而并无多少交情的熊蛮子,能将东西传给他刘应伸?那就肯定传了不少同仇敌忾之人。
    那他一个无后的太监,还怕个鸟的东林党!他也泣血上书:
    说的却是自他赴辽以来,辽事每况愈下!深感有负皇恩,常夙夜忧叹、涕泪交加。
    然而,前有羊搞尸餐素位、蠢笨如猪,却蛮横霸道;后有李维酣不务正业、处处掣肘,还交通建奴;更有东南海商居心叵测通商建奴。使他实在力不从心,不能为皇上分更多忧。
    一番举证后,就是泣血上奏!不杀几个居心叵测、交通建奴之人,辽事就好不了……
    还有!李祖两家。
    熊廷弼怎会忘了他们?这两家树大根深地盘踞辽东!军中将校骨干、府衙小官循吏多出其门。
    平素无利不起早、阳奉阴违就算了。可一向上不服天尊,下不服地管的他们,竟帮着李维酣做伪证!让始料未及的熊大人丢了个大人。
    之前熊廷弼还对此没法!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因为,他估计东阳堡守军再也回不来!所以这就是个死无对证之事。
    现在好办了!
    熊廷弼直接将两家家主召来!一言不发让他们看完王九的上书。拦住他们欲见风使舵的辩解!又一言不发挥手将其赶走。
    召来让他们私下看奏折,那是熊廷弼在大度提醒他们,你们押错了。再不抢先上书朝廷?就等着自家子弟的身败名裂!
    这是莫大的人情。
    拦住他们的感激或辩解?那是对他们之前的行为不满!也是抬高价码:大恩不言谢!得看行动。
    至于如何上书朝廷?
    自然也是泣血上书,向朝廷哭诉其被李维酣极度欺压!以至自家子弟被迫无奈,将夜晚并没看太清之事,说得活灵活现!从而于无奈下、于无意中,成为冤屈忠良的帮凶。
    至于为何现在又急着上书?那肯定不是看过奏折!而是越想越不对,越回忆越清晰。所以,拼着哪怕被李维酣打击报复、迫害满门!那反正也不能陷害忠良……
    必须派专使!哪怕跑死无数马,也要将泣血上书先期送达。
    当然,除东林党外,所有其他被欺负之小党小派的大佬,肯定也会全被熊廷弼关照到。
    就像对吴紫仁、李祖两家那样,熊廷弼啥都不必说,只需将王九的奏折,提前以不同方式让他们看到!大家全都会晓得如何做。
    熊廷弼!他本就是杀人于无形的兵家。
    ……
    叶深一路晃悠,终于在二十天后才登陆山东登州。
    都怪王九太尊重他。面冷心热的王九,竟派手下职位最高的黄有龙!一路亲自殷勤护送他们。
    临行前,王九还冷冷交代黄有龙:海上风浪难测!但叶公子若有任何闪失,你提头来见。
    可把叶深感动惨了。
    黄有龙忠实履行着王九嘱托!今天风大,令船只去这个岛上看看;明天浪高,去那个岛避两天。
    这么一搞,就将本来才四五天的行程!硬将心急如焚的叶深,困在讯息全无的海上快二十天。
    却又真让叶深感动!
    一路上,不但吃穿用度全按最高标准来。黄有龙还担心他旅途无聊,陪他耐心讲解着战场点滴。
    更多讲的是王九的创业史。将那一路奋战、不屈抗争的过往!介绍得令叶深也热血沸腾。
    由此,叶深丝毫不觉此次被关押,那是受到折辱!或遭受大损失,反觉此行收获颇大。
    一支热血、忠义又纯良的队伍!一支能征善战的真正精锐之师!还是支已被朝廷伤透心,即将成一方割据势力的队伍!却已承诺会对叶阁老言听计从,任其如臂使指。
    这何其难得!
    父亲叶向高此次为何派他出来?说穿就是向东南士绅纳投名状。这种犯天条、无人性之事!他只要跟着“游学”一趟,就沾上了。
    付出这么大!当然是为了首辅那个位置。
    但首辅并不好当!
    大明如今是艘破船!
    东北有建奴肆虐,南边有西洋海盗蠢蠢欲动;民不聊生,小打小闹的造反此起彼伏,不小心就燎原成势!而国库却穷得比皇宫广场还干净……
    若有这么支精锐之师如臂使指?那就大为不同!
    内忧?有王九的招牌,甚至都可传檄而定!尤其是政敌想操作这类造反?知道叶阁老有这么个人在握!人家都不用费事。
    外患?三千新训之兵,都取得如此大战果!当这些人都成老卒后,哪里的窟窿堵不住?
    所以收获真的蛮大。
    收获蛮大的叶深登陆后,一边将早写好的信,加急发往父亲;一边快马加鞭、兼程京城。
    未到京城却听闻朝堂掀起轩然大波!东林已成众矢之的……
    再搞清原因,却是王九托熊廷弼泣血上书朝廷,导致群攻东林。
    东林被攻就三件事!
    一是前辽东经略羊搞,何以还没伏法?二是辽东巡抚李维酣,如此处心积虑谋害坚贞将士,定是建奴奸细!三、王九所夺之倭商船队,需要彻查。
    要彻查倭商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