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众正返朝
作者:简单2023   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最新章节     
    八月初一。
    王九不能再缟素了,因为今天是新皇正式登基的日子。
    头首圣旨先皇遗诏。
    生前很抠的万历死后格外大方。往辽东发两百万军饷;往各边镇补发一百万两;补发官员们欠饷、补发欠各部办公费又是一百万;另有各地赈灾欠款一百万两,也一并补发。
    皇上圣明!
    王九估计从朝堂到地方,此刻全都只有这个声音。
    大手笔!
    户部一年入库可支配银子,也就三四百万。从边关到各地都是要钱的手,还有庞大官僚系统要吃要喝要俸禄!哪够?
    现在好。万历临死从内库拿出…比户部年入库还多的钱!你好我好大家好,除了衣衫褴褛的百姓。
    第二道圣旨更好。
    新皇新气象!上位头件事、头道诏书,就是免除各地矿税。王九估计如此德政,连后世史书都会大加夸颂!实在是仁德得很。
    第三道圣旨最好。
    万历皇帝由于怠政!各部、各地逐年出现很多的官员空缺。臣子们都为此上书无数,推荐的官员也无数!可怠政的皇帝硬是看不见。
    虽然不会影响政务,更不可能产生事务停摆。
    但此风实在恶劣!
    以前班都不必上的大量官员,以前上班,最多就磨嘴皮吵架的官员!在万历朝中后期,竟然也要做点事!简直是侮辱斯文……
    尤其是大量举人、进士,以及回家守制后等起复,更有辞官抬价等起复的官员,翘首以盼呐!
    新皇仁德!
    大手一挥!补、往满里补、使劲地往多里补。
    东南士子最受鼓舞。因为圣旨还没下,他们就看到不少东林君子早已动身赴京:贺圣天子登基。
    举个例子:内阁前几年只有浙党方从哲一个阁老!兢兢业业在东林与北党间平衡着、维持住。
    这次新皇登基头天,就补召八位赋闲的大臣!前来入阁吵架捣浆糊。未来九龙治水里,就包括着名的东林大佬叶向高。
    东林书院、东南学士,今天定在弹冠相庆:众正返朝。
    最后有道圣旨给王九,据说语气很严厉!不过还没到。
    王九很理解,自七月初八下旨令他出任山东总兵,这都快一个月。妖匪不但没灭,还满山东乱窜。好像没去过的地方都要走遍!没杀够的官吏都不准遗漏似的……
    这还得了!
    也就是没有将军愿来山东,也没哪个文臣真不怕死!否则,肯定会派个钦差持尚方剑前来,将他王九的头砍掉!以谢天下。
    王九摇头叹息!
    难怪东林党硬是进行了二十年“国本之争”!又拼命保护快二十年太子!这投资值得。
    这不,人家才刚登基!就又是大发钱,方便大家发财;又是不收税,使开得起矿、走得起大商的穷人!个个欢天喜地;又是大给官,使垃圾与祸害!不对,是君子贤臣都能据朝;又是下旨打击政敌。
    政治是这么个玩意。
    历史由这伙人书写。
    王九这才回想起前世的英明。那时候上学,只教你背某年某月,发生了某件事。
    至于前因后果?他没法说清那一团乱麻!你也无需按他的表述去理解。
    这也算人民史观吧?
    又想起东路军时,那两个一脉相承的汉奸:陈诗海、涂木钓。
    ……
    王九一脸悲伤!
    京城他是回不去了!
    娘、幼弟、妻妾,还有南京的黎相君!会不会被他害死?
    可是王九没法回头!现在投降都已经毫无意义,唯有打得更狠、杀得更绝、荡得更彻底!唯有更强硬、更坚决,她们才有安全。
    初二下午,邸报与圣旨先后到达,此时王九才到青州。
    圣旨将他王九骂了个狗血淋头!就差明着说他才是妖匪。要求他五日内肃清莲妖、将功赎罪。
    王九很虔诚拜领圣旨,让人回了封诚恳的请罪折,祈求朝廷另派大将来山东平妖。
    当然,也附上历届山东官吏,所发展、培养、掩护莲妖,使其壮大,并最终造反的大量证据之抄录件。随折子一道送往京城。
    王九要做就做绝!
    这些抄录件,已先行一步发往南北直隶、河南、山西、宣大、川陕、湖广,周知天下。
    让南边贵人豢养的东林,也知道下替人培养恐怖分子的下场。更让其明白!自己手上还有猛料。
    要做就做绝!
    妖匪还在篦子般将贪官污吏、劣绅大地主揪出来!杀人、烧地契欠条、抄家一条龙服务。
    且越来越专业快速,因为在登州时,妖匪中又新增两万“海匪”。
    从皮岛来的海匪……
    而原有妖匪已渐渐返乡分地、耕牛、粮种,从此成为自耕农。那些有罪在身者,才有资格继续当妖匪,因为他们还要立功赎罪。
    最后,这些人若不死,会有两个出处:一、山东沿海一些新村庄!他们从此种地打渔,会拥有新的户籍档案;二、去皮岛务工。
    而那些新村庄,已经在着手安置中,很多人在自己建设自己入住。官方给予有案可查的合法身份,皮岛给予一定经济援助。
    山东从此烙上皮岛的印记!从此有一呼百应的力量……
    要做就要做绝!
    抄家的钱粮越来越多。尽管入眼都是形容枯槁?但处处都有阵粮满仓;虽然到处都是衣衫褴褛?每处却仍有地窖金银。
    粮可分、地可分、耕牛农具可分,金银贵重不可分;能救急、可救穷,谁也救不了懒与顽。
    富庶的山东,府库里真没狗屁钱粮!也就运河边有几个大型国仓。但是,哪个官吏家中的钱财,都比当地府库多;哪个豪商豪绅家的粮仓,都比一州的粮库多。
    现在好了!
    阵粮霉钱都被“妖匪”所抄,官军赶跑妖匪后,想还给他们也没法,因为男丁基本都被灭,女眷已改嫁。
    十分无奈!充公。
    连乡达邑的田地,官吏来统计时已然无主。
    无奈,都分了吧。
    死者有无冤屈不知道,但活着的民众全都精神抖擞、喜笑颜开!纷纷开始给王九请长生像。
    ……
    八月初五。
    王九总算到了济南,德王出城几里相迎!一路盛赞王九功勋卓着、再造山东,实乃大明良臣。
    带百十亲随进入济南的德王府,府内却又有鲁王、衡王相迎!满脸堆出的全是谦恭……
    尼玛!
    自己干的勾当,连长年养尊处优的王爷们,竟也全都看透!这是生怕自己稍不高兴,妖匪们就会攻破王府,将他们也剐了?
    明制,王爷无诏不得离开封地。若被文臣们发现,极可能就得削爵下狱!这也算是图谋不轨。
    山东总共就三位王爷,兖州鲁王与登州衡王,竟敢悄悄跑来济南德王府?若汇报朝廷已算串连谋反的铁证!削爵下狱都太轻……
    这也算是诚意?
    王九想着心思、一脸悲切:“王九惭愧!愧对先帝啊…”
    王九的开场白也是种诚意:我是皇家的忠臣!几位宽心。
    开场白后,不管几位王爷如何客套,王九反正一脸悲切不作声!实在是不知几位究竟要干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德王说起他的愁苦:人太多、不准从事其他行业、养不活。
    王九更不作声!尼玛,你们啥都不干,每年却拿着朝廷大把钱粮,王府本身还有田庄……
    鲁王接着话题:其实王爷就是个名!早被可恶的地方官死死关着,全在府中当猪养。
    衡王更气愤:说是说俸禄恩养,其实每年连一半都难真正到手!朝廷本就艰难,?米?银经常用“宝钞”代替,还有从朝廷到地方的文官上下其手!敢不客气奉上?他拖欠死你!还变着法多给你“宝钞”。
    王九低头吃菜喝酒!
    这跟老子啥关系?总不能让老子给你们发钱吧?若非不敢将皇室也得罪!你们现在……都不用操心这么麻烦的事。
    德王这才拉回话题:地方官其实还好,知道节制。
    鲁王接上:妖匪没开眼!山东最坏的不是地方官吏。
    王九低头不语。
    衡王慌忙解释:王将军莫误会!鲁王兄是被孔府黑了一半庄田,百多年的委屈做不得声。
    德王紧跟上:别说临近的鲁王,我在济南的庄田,积年下来也被不断黑了几千亩,也快一半。
    衡王:济南毕竟离得近,本王远在登州!庄田都被那黑手…
    “几位王爷!你们这是做什么?”王九只得打断。
    他又不是妖匪……
    “王将军莫误会,本王就是和你投缘,无处可诉的苦…”
    三人又左一言右一语扯开!意思也渐渐明朗起来:
    盼望妖匪能灭了那个祸害!之前田庄黑了就黑了,但若不灭了它?以后的苦日子还早。
    能灭老子早灭了!
    他家才是山东最大的地主!灭了才是真正为民除害。
    可人家徒子徒孙太多!那帮躺平骗福的货,全都是忠实信徒。王九有自知之明,现在不能动。
    这就听不下去了……
    王九怫然起身:“几位王爷将王九当什么了?王九剿妖不力已是羞愧难当!但几位不必…”
    “王将军请坐…”德王拉住王九,鲁王也起身按住他。
    三位王爷无奈!这才开始说出三件事,令王九有些动心。
    更有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