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掌控舆论!
作者:清欢可渡   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随后,苏大少通过一些关系,在洛城内以张三李四的名义购买了几栋豪宅。这些房产交易都是通过可靠的中间人完成的,每一笔交易都做得天衣无缝,就连最善于打探消息的探子也查不出这些宅院与苏家的关系。而其中一处豪宅就在陈府的隔壁,这是朝中的某位大臣送上的厚礼。这座宅院占地极广,院中古树参天,假山曲径,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为此,苏大少支付了一千五百两银子,这个价格在当时的洛城,已经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交易了。
    小一点的豪宅成为了暗影卫密探的秘密据点。这些据点表面上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内部却暗藏玄机,密道纵横,机关处处,是收集情报的绝佳场所。而这座与陈府相连的豪宅则被当作是印刷作坊,整个院子经过精心改造,既要确保印刷工作的正常进行,又要避免引起外人注意。豪宅外围则搭建起一排临时房舍,这些房舍看似简陋,实则经过精心设计,不但隔音效果极好,还能防火防盗。下面还挖了地道,直通陈府,这些地道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昼夜赶工完成的,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注意不露痕迹。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那些工匠和木匠悄悄入驻豪宅,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排版印刷工作。院子里搭建的工棚内,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木屑的气味。那些废品雕版则按照苏大少的要求被分割开来,按照偏旁部首的顺序排列,每个部件都细心编号,整齐地存放在专门定制的木柜中,等到使用的时候取出来就是。这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印刷过程更加顺畅。
    刚开始这些工匠和木匠还在纳闷苏大少到底想要做什么,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人说是要印制佛经,有人猜测是要刻印诗集,各种猜测都有。然而当他们听闻公子印刷术之后,无不叹服不已,对苏大少崇拜的五体投地。这种能够快速复制文字的技术,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却被苏大少变成了现实。
    而那些文官则兴致勃勃的坐在书房内,挖空心思撰写各种文章。有的写时事评论,有的记录民间趣闻,有的整理历史掌故,书房里时常传出热烈的讨论声。苏大少可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成名机会,哪个文人不拼命?一时间,砚台磨得飞快,笔头写得发烫,稿纸更是一沓接着一沓。即便是陈元庆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学究也忍不住亲自撰写了三篇文章,他那优美的文笔和独到的见解,让年轻的文人们钦佩不已。
    按照后世的报纸排版,《晋时日报》一共分为十二小页,布局精心设计,既要美观大方,又要便于阅读。其中有七页专门用来刊载文人墨客们的诗词文章,这些作品或抒情言志,或议论时事,内容丰富多彩。另外五页则刊载一些天下奇闻之类的,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有趣的故事,稀奇的见闻,天南海北的传说,应有尽有。当然,这就需要有人专门去打听各种奇闻异事,为此他还专门拨了经费。那些负责采集新闻的人穿梭于市井之间,倾听百姓谈资,记录民间故事,为报纸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
    六天后,工匠们已经将各种需要的模字准备妥当。每一个字模都经过反复打磨,确保印刷效果清晰完美。而负责收集奇闻异事的记者也收集了大量的故事,他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有趣的见闻。文人墨客们撰写的文章也写好了,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力求字字珠玑。在这样周密的准备下,《晋时日报》终于迎来了正式发刊的重要时刻。
    报纸首期共三百份,每一份都用上好的纸张印刷,装帧精美,让人爱不释手。苏大少特意挑选了一群机灵的孩童,这些孩子大多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年纪虽小,却都懂得察言观色。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报纸分发到酒楼,茶馆,或者直接去大街上派发。每个孩子都发到了一叠报纸和详细的分发指示,甚至连说话的腔调都经过专门指导。
    而这些孩童派发的对象大多都是头戴纶巾,身着各色长袍的文人墨客,以及有钱人。他们被教导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衣着打扮和举止气度,重点将报纸送到那些看起来有文化、有身份的人手中。干完活之后,这些孩童将会得到每人两串糖葫芦的奖励。那糖葫芦是特意从最有名的糖葫芦铺子定制的,又大又甜,晶莹剔透的糖衣裹着鲜红的山里红,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这可让那些孩童们乐此不疲,争先恐后地要来派送报纸。
    考虑到这年代的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苏大少决定先免费派发几期,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增刊。他深知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贸然收费可能会影响报纸的推广。况且,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
    耐不住寂寞的苏大少简单的易容了一番,化身成一个普通的世家公子打扮。他特意选了一件式样普通的青色长衫,头戴一顶普通的方巾,整个人看起来毫不起眼。带着女扮男装的秋月和顾盼盼来到了大街上漫步。秋月和顾盼盼都是一身书生打扮,但那婀娜的身姿却难以完全掩饰。苏奇则带着十名侍卫跟在后面,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还有很多化妆成各种行人的特种斥候暗中跟随保护,他们或装扮成挑担的小贩,或假扮成闲逛的游客,将苏大少的安全护得密不透风。
    街上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时不时能看到那些派发报纸的孩童穿梭其间,他们机灵地寻找目标,将报纸送到合适的人手中。有的读书人接过报纸后就站在街边读了起来,还不时发出赞叹声;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找了茶馆坐下,细细品读起来。
    逛了一会,苏大少就在路边找了一家名叫小二茶楼的地方坐了下来。这家茶楼的位置极好,就在城中最繁华的街道上,三层楼高的建筑古色古香,门前的牌匾上\"小二茶楼\"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据说是当朝某位名臣所书。因为地处繁华地段,小二茶楼的生意很好,大部分顾客都是穿着长袍的读书人或者世家子。茶楼里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不时还能听到有人在品评刚刚拿到的《晋时日报》。
    苏大少进来的时候,恰好有一桌人离开,他们还在热切地讨论着报纸上的某篇文章。苏大少当即坐了下来,选了个既能看到街景,又能听清楼中议论的位置。发现苏大少衣着不俗,善于察言观色的茶楼伙计就笑呵呵的走上前来,恭敬地招呼苏大少等人。那伙计机灵地瞟了一眼苏大少的装扮,立刻知道该如何伺候,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格外讲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