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向日葵的正经科普
作者:萧小啸哈哈   直播之从香菇开始的科普最新章节     
    康强刮了刮向日葵的花盘中心,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中国的经历就更简单了,向日葵约在明朝中期传入中国。
    在1993年,于豫省新安的荆紫山上,发现向日葵图案琉璃瓦。
    据说该瓦为正德14年当地重修的玄天上帝殿遗物。
    但是当时的地方志记载向日葵最早的见于万历36年的《汝南志》。
    而且里面也只有向日葵这一名称,并无性状描写这些重点,说明当时尚在引种初期,与琉璃瓦的时间相距了89年。
    而嘉靖43年时候,浙省的《临山卫志》是向日葵在中国的最早记载,虽然仅有“向日葵”这一名称记载。
    其他的刚才也说的差不多了。”
    康强笑了笑,也是转身向着花海深处走去,开始走向下一种植物。
    当然,正经科普是不会忘记的。
    “向日葵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菊目,菊科,向日葵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成年高在1-3米,主根为圆柱状,向下逐渐变狭细,并且具有极多数侧根和纤维状细根。
    茎直立,粗壮,绿色,被白色的具节长硬毛,通常不分枝,稀上部有少数分枝。
    叶互生,叶片为心状卵形或宽卵形,长10-30厘米或更长,宽7-24厘米或更宽,先端渐尖或稀急尖,基部心形、平截或三角状。
    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被短糙毛,有3条基出脉,侧脉数对。
    叶脉在两面均凸起,沿脉被白色具节长硬毛,叶柄长,被白色长硬毛和短糙毛。
    头状花序单个顶生,径15-35厘米或稀更大,下倾。
    花序梗长,粗壮,被白色具节长硬毛和短糙毛。
    总苞盘状,总苞片多层,绿色,卵形、长卵形至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并线状延长。
    背面被短糙毛和散生白色具节的长硬毛,腹面粗糙,边缘被白色具节长硬毛,密具黄色透明腺点,花序托平或微凸。”
    “怎么一下子给我打回课堂了啊,”
    戈奇听了一会忍不住吐槽道。
    康强不理,继续道:“托片近膜质,条形或披针状条形,具有数条纵脉。
    舌状花1层,多数,舌片黄色或金黄色,卵状长圆形、长圆形、狭椭圆形或狭长圆形,不结实,少摸。
    管状花极多数,花冠黄色、褐色或带紫色,冠檐筒状,先端5裂,冠管极短。
    雄蕊5,花药暗紫色,连合成筒状,柱头2分枝,密被毛。
    瘦果为倒卵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稍压扁,具细肋,常被白色微柔毛。
    冠毛2枚,膜片状,早落,花果期在7-9月,我们也是正好赶上末班车了。”
    康强笑了笑继续说。
    “最常见的向日葵高度为2.5-3.5米,最高甚至可以达到9.17米。
    根据1567年的科学文献报告,历来被认为单头向日葵植物是种植在意大利帕多瓦,植株高度最高可达12米。
    而同样的种子,种植在其他时间和地点,如西班牙的马德里向日葵,植株高度便可达近8米。
    而在荷兰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更近的纪录,在20世纪初都有8米以上的植株。
    现在的野生向日葵主要在河流泛滥的平原和河岸边生长。
    主要就是草原以及潮湿至干燥、开阔的地区。
    一般沿着路边、田野、沙漠边缘、草地溪流、灌溉渠道沿线以及在农作物杂草中生长。
    如果能在阳光充足,并且潮湿或受干扰的地区生长最好。
    野生向日葵相比较驯化的向日葵,同样耐受高温和低温,但是更耐低温,最佳温度范围在21-26c之间。
    而且向日葵对土壤要求较低,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地、盐碱地上面都可以种植。
    向日葵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而且还兼有吸盐性能。
    可以在碱性土壤中茁壮成长,抗旱性较强。”
    [现金想不到吧:向日葵那么高的吗?正常就2.5米?我还没有一株向日葵高!(痛哭)]
    “没事,习惯就好了,至少你比向日葵寿命长。”
    戈奇笑着打趣安慰。
    “向日葵原产南美洲,驯化种由西班牙人于1510年从北美带到欧洲,最初为观赏植物使用。
    19世纪末,又被从俄国引回北美洲。
    世界各国和中国均有栽培,通过人工培育,在不同生境上形成许多品种。
    特别在头状花序的大小色泽及瘦果形态上有许多变异,并为综合利用的最好原料。
    再说说向日葵为什么会有朝日的特性,向日葵这个名字,就是由于其生长前期的幼株顶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盘,会跟着太阳转动得非常明显而得名。
    而从生物科学上分析向日葵向日原因。
    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
    不过这并非即时的跟随,有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也就是差不多48分钟。
    而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然后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而植物与其周围的光同步,这种行为也被称为昼夜节律。
    这种现象是由植物本身产生并且是自我维持的。
    而植物如何实现它们,以及它们如何显示它们有不同的方式。
    向日葵就有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使用某种激素。
    向日葵植物体内含有称为生长素的激素,这些荷尔蒙对阳光敏感,所以会尽一切可能寻找阴影。
    因此,它们从沐浴在阳光下的植物部分迁移到茎中的阴影区域。
    而一旦聚集在那里,生长素便开始刺激细胞的生长。
    这就导致茎在阴影区域变得笨重,因此花朵朝向相反的方向弯曲而朝向太阳。
    当太阳在天空中移动时,生长素也会继续迁移到被遮蔽的茎干部分,通过刺激细胞生长不断使阴影部分变得更加笨重。
    这就是向日葵继续面向太阳的方式,其实就是不断地从茎的较大部分弯曲。
    主要是年轻的花头,具有这种延迟性。
    这是因为年轻的花有绿色的“苞片”,基本上看起来像鬃毛,植物的叶子正面朝向太阳。
    在这个阶段花朵跟随太阳的明显原因,是最大化光合作用。
    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长素背光分布,因此背光侧的茎生长较快,茎会向光源处弯曲。
    在阳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向太阳转动。
    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使向日葵转回东方。
    不过在花盘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