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收徒孔明
作者:深山老僧   三塑强汉最新章节     
    张机除对饮食、作息等方面的叮嘱外,还叮嘱诸葛珪,服用一个月后,一定要前往北海大医堂复诊,同时给诸葛珪留下很多大蒜素丸。
    这是用来消炎的。
    肝炎也是炎症。
    就在诸葛珪的病床前,蔡成展示了自己面相学的才能,认为,诸葛瑾日后必是朝堂重臣,而诸葛亮则是绝世奇才。
    同时,蔡成还表示,愿意收诸葛亮为弟子。
    收诸葛亮为弟子?
    没错,这才是蔡成拜访诸葛氏的最终的目的。
    诸葛珪知道,朝廷没有追究他为琅琊世家献策之罪,皆因蔡立没上奏。
    哪怕他对蔡成的才华有所怀疑,可朝廷的旨意已到,琅琊国已经划归青州所辖,为了整个家族,他也不敢在此时得罪蔡立。
    诸葛家目前只能勉强称为大族,根本谈不上世家,更是没有什么名望,如果能够抱上青州蔡家的大粗腿,对诸葛家还是很有好处的。
    诸葛珪与自己的兄弟诸葛玄商议了一下之后,马上同意了诸葛亮拜蔡成为师。
    同时,他们还把年仅十一岁的诸葛瑾,送往东莱大学堂,希望能够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
    自此,琅琊诸葛氏,完全绑到了青州蔡家,或者说是蔡成的战车上。
    诸葛家花开三家的图谋,无疾而终。
    诸葛氏表达了他们投靠青州蔡家的意愿,蔡成自然也不会小气,直接表示,诸葛玄可以为齐国相。
    当然,这也是蔡成早已经和蔡立商议好的。
    齐国相,就在牧府的眼皮底下,是当前蔡立治理齐国的最大助力,一定要选择一个信得过又能干之人。
    而诸葛玄恰好满足所有条件。
    只不过,由于诸葛亮当前年龄太小,所以蔡成让诸葛亮当前先承欢膝下,开启蒙学,十岁后,蔡成将亲来诸葛府上,接诸葛亮到身边。
    这几年间,蔡成会为诸葛亮送来很多书籍,并标好次序,让诸葛亮阅读。
    有了诸葛亮,日后什么“木牛流马”,什么“诸葛连弩”,蔡成就都有了。
    这两样,可都是失传之宝。
    一个适于山地运输,一个则是攻防利器。
    蔡成琅琊国之行,收获满满。
    回临淄时,还带上了关张二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刘备确信,抱紧青州蔡家的大粗腿,前程远大。
    于是,刘备也不阻拦关张两人参加护民军了。
    只不过,当蔡成向关张二人说明加入护民军的要求时,张飞倒是无所谓,关羽却有些反感。
    为何?
    因为加入护民军必须要宣誓。
    要知道,汉代之人,对誓言可是极为看重。
    在关羽的思维里,他要加入,是他看得起护民军,而不是护民军选择他。
    不过,听了蔡成叙述的誓言之后,关羽还是接受了。
    誓言中,并没有要求对蔡家如何如何,一切都是围绕着大汉、围绕着爱民、护民,倒是挺对关羽的胃口。
    护民军当前招收的,除关羽、张飞这样的将领外,其他都是童子军。最小的只有十四岁,最大的也才十七岁。按此训练三年,这些少年均已成为青年,必是大汉第一精锐。
    蔡成知道,三四年内,青州不会有大战。
    当前练兵,都是为三四年后准备的,所以才招收的少年入军。
    护民军不仅有步兵,还有骑兵、斥候军、还有器械军、后勤军……,总之,兵种划分非常奇怪,也非常正规,更非常引人。
    仅仅在兵种划分上,就让关张二人震惊不已,长了太多的见识……
    至于此时的刘备,也才二十三岁。
    他虽有雄心,也只是想投靠一个靠谱之主,好发挥自己的才能。
    至于割据一方,甚至是自立为帝,此时他还真没想过。
    回到临淄,鲍信、于禁二人,已经等蔡成很久了。
    他们在青州转悠了两个多月,越看越惊奇,越看越震撼。
    而且,蔡成真的没有派人跟着他们,还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干粮。
    两人商议后,一致决定,拜蔡成为主公。
    他们认为,拜这样的绝世之才为主公,必将留名青史。
    进入七月,天气越来越热,而整个青州,包括琅琊国和泰山郡,同样热血沸腾。
    本来三百万人口的青州,因黑山军的加入和兖、徐、冀三州的匪寇来投,加之划入的泰山郡和琅琊国,人口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五百七十万人。
    男人们白天耕种或开荒,晚上打着火把盖火炕房。
    烧制作坊源源不断地给青州各地提供着土坯,各农户只需要打好地基,就可以起房了。
    不知道什么叫火炕房的,牧府派了人,手中拿着火炕房的图样,每天游走各农庄,专门指导。
    有农户把火炕房盖好的,就马上开挖水塘。
    按农署规定,每个农庄可以拥有十个水塘,而且还有详细规划,让十个水塘围绕在农庄四周。
    水塘不仅可以养鱼虾,还可以养鸡鸭鹅。
    女人们白天纺织,傍晚回家做饭、照料家人。
    孩子们,除加入护民军的之外,其他凡八岁到十五岁的孩子,都进入了大学堂的启蒙班。
    启蒙班就开设在各个农庄中,每五个农庄一个,好像就是五个农庄共同开办的私塾。
    先生都是大学堂请来的读书人,而且都是无望仕途的那些。他们本以为此生只能混吃等死之时,大学堂来聘请他们,还给他们发放一份俸禄,让他们欣慰异常。
    东莱大工坊,除原有那些作坊外,新的作坊也在开始建设。
    如玻璃作坊、酿酒作坊、果酒作坊、制糖作坊……
    只不过,当前只是在建,并没有产品。
    但听着这些新奇的名字,也可以引发无限向往。
    前往草原的商队回来了,带回上百草原各部族的人。
    这些是青州向草原各部族购买的,不是奴隶,而是养马师。
    最让人惊奇的是,商队还按蔡必的要求,带回数百车腥臭无比的羊毛。
    他们这一路都在被骂,都是因为羊毛太臭了。
    不过,羊毛脱脂后,就再无异味。
    然后把羊毛纺成毛线,青州人冬天就有毛衣穿了,而且还是纯羊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