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贾巧姐判词曲子祥解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庆余年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在《红楼梦》第五回,作者通过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曲的方式,给出了书中大部分主要人物的结局。
    其中贾巧姐的判词部分是: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词如上:
    在判词家亡莫论亲一句后,有【甲戌双行夹批: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哪得不哭!】
    《红楼梦》此书写的就是明末朱家王朝的覆灭,所以判词说事败,家亡。
    后来到了亡国之时,无论你出身有多显贵,也是没有任何用处了,就连骨肉至亲的娘舅和表兄也是翻脸不认。在这里就是说在贾府败亡之时,巧姐说了自己的显赫家世,和自己的狠舅奸兄论亲,却遭到他们无情的出卖。
    脂批说: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哪得不哭!
    从脂批可见,作书人,批书人都是亲自经历过这些事情的。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两句是说刘姥姥在困难的时候,王熙凤曾接济过她,给了他二十两银子和一些路费,饭食。在后来贾府败亡之时,刘姥姥收留了巧姐。
    脂批说:“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事。”
    画中的荒村野店,预示着后来巧姐流落到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客居野店,自己做一些农活度日。
    偶:指王熙凤只是偶尔做这种接济穷人之事,她平日里其实是搜刮贪贿,机关算尽的。
    巧:巧合,另双重意指巧姐。
    留余庆:前辈给后代留下的福泽叫余庆,出自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乘除加减,指天数有定,结果分明。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看到贾府的螃蟹,算账时就用了乘法口诀。
    苍穹,指苍天,就是上有老天爷。王熙凤不信阴司报应,最后贾府败落时,终于反算了卿卿性命,却因为偶然接济了刘氏,让自己的女儿巧姐得救,这正是说明了,因果报应,上有苍穹。
    巧姐被狠舅奸兄出卖,却又被刘姥姥收留,这就是巧姐的结局。作者笔下的刘姥姥,书中说他与贾府略有些瓜葛。
    脂批说她是后数十回中正脉,可见在贾府败亡之后,刘姥姥是出了大力的,加上他农民的形象,对比贾府中锦衣玉食者的无能,恰恰是此书的大讽刺之处。
    我们来看历史,前文已经分析过刘姥姥代表贾府部分人鄙夷的流寇,荣国府贾家就是华国府朱家王朝。
    贾琏隐射的也是朱明天子等级的人物,王熙凤是贾府掌兵权之人,贾巧是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
    所以在后来崇祯朝廷,弘光朝廷相继败亡之后,为南明抗清的主力,反而是原来的那些流寇。
    闯军余部李过忠贞营,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夔东十三家也大多都是闯军余部。这就是贾府事败之后,刘姥姥成为后数十回之正脉的原因。
    巧姐第一次出现,是在刘姥姥进贾府见王熙凤时,东边屋里便是贾琏的女儿大姐睡觉之屋。
    暗指东宫,由于巧姐出现次数十分的有限,所以脂批强调:记清!
    在崇祯朝廷被攻破京城时,李自成领着农民军进入北京城,崇祯原本派人保护三个儿子逃跑出城,他们却都被交出来领了赏赐了。
    朱慈烺见到李自成时,说:“何不杀我?”
    李自成曰:“汝无罪。”
    后朱慈烺要求李自成厚葬崇祯皇帝与皇后,李自成也就答应了,并说崇祯帝的儿子“今日即同我子,不失富贵。”
    李自成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封安定公,皇四子永王朱慈焕封安永公。
    随即将明太子和二王交刘宗敏营内看护。这两个名字,就是按照现成的定王、永王封号取的,又十分符合当时新王朝所需要的寓意,所以说是十分的巧,才有了后来刘姥姥给起名贾巧。
    后征讨山海关的吴三桂时,李自成将三人都带在军中,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不得不撤出北京,三位皇子被一齐带出京城。
    兵荒马乱之中,朱慈烺得以逃脱,然而,他并没有向南逃跑,而是听说吴三桂广发告示,说他已经借清兵击败了闯贼,将要迎回太子,并拥立其登基光复明朝。
    朱慈烺相信了这种说法,他回到京城,投奔了他的外公,也就是崇祯的岳丈周奎家。
    然而,很快就从周奎的家中传来了争吵声,原来周奎之子,也就是朱慈烺的舅舅,还有表哥担心惹祸上身,要将他赶走。朱慈烺气愤不过,便与他们争执理论。
    很快朱慈烺就被出卖给了刚刚进京的吴三桂与多尔衮,多尔衮命宫女太监指认,他们大多不敢说真,只有极少数几个说是真。
    说是真的都被当即处死了,周奎一家也说是假,但是公主却说是真,当即遭到周奎父子的毒打,不允许她说话。
    朱慈烺便被以假冒太子的罪名处死了。这就是判词中的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庆余年中的,“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其中的狠舅奸兄就是指朱慈烺的舅舅与表兄。
    四子永王朱慈焕,被带出京城之后,据他后来说:他由闯军互送到河南,后来他请求护送的将领放他归去,毛姓将领便放他独自逃生去了。
    后来朱慈焕流落街头,荒村,并被一个王姓乡宦收留,并改名王士元,以务农教书为生。
    这就是图画中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都是指朱慈焕。
    清朝在修明史的时候,为了证明他是假冒的,故意将崇祯皇帝的四子朱慈焕与五子朱慈炤调换,因为崇祯时期的史料记载皇五子在5岁时早夭。所以明史中的把五皇子叫朱慈焕,已经在5岁时夭折了,这个皇四子朱慈焕自然就成了假冒的了。真实的五皇子朱慈炤,才是5岁时夭折的那位。
    可惜在他75岁时,还是不幸暴露身份,被康熙以冒充皇子的罪名下令满门抄斩。
    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在逃出京城之后,偶遇东林邹元标之子邹之麟,邹之麟将他带到贵州遵义避难。
    后来,他参与了《石头记》的修撰,我们前文已经解释过了,所以脂批才说【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哪得不哭!】
    在高鄂的续书中,巧姐后来嫁到一个周姓财主家,写的就是朱慈炯被邹家收养。
    程高在续书时,收集了大量的的《红楼梦》原稿,所以我们在续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原稿的影子,只不过他们的续书,不是如原书那样隐写历史的,也没有癞头和尚那样高深的文学功底,所以后四十回在文学界也评价不高。
    可以说,高鄂与癞头和尚的差距,比我们普通人到高鄂的差距还要大,我们后世,再也不可能出现癞头和尚那种水准的文学巨将了,这,不失为一种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