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陷入精神内耗的的于谦
作者:两广总督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     
    底层百姓是饿过肚子的,对待每一粒粮食都很珍惜。
    杨轩同桌的食客年纪不小,经历过灾荒年,见不得有人浪费粮食。
    他也知道这是别人花钱买的,跟他没关系,但就是忍不住。
    经历过饥饿的人对此是能够体会的。
    所以杨轩并没有觉得对方多嘴。
    “我现在啊!就剩这么一条狗相依为命了,也不想亏待它!”杨轩笑着解释了一下,用勺子搅拌面前的豆腐脑,以使佐料的味道能更好的融入。
    听到这话,同桌的食客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没事儿多什么嘴啊!
    想来在今后的某个深夜,他想起今天这事儿,就会从床上起来,给自己两巴掌,并且说上一句‘我真该死啊!’
    杨轩像是没有看到对方的脸色变化,一口肉包,一口豆腐脑的吃着。
    吃完两个包子,又拿起油条吃了起来。
    脚下的大胆儿快速吃完自己的包子,又抬起头看着杨轩,用眼神示意向包子。
    “行行行,再给你一个啊!别撑着了啊!”杨轩又给了大胆儿一个包子,不敢再给了。
    这家伙不懂节制,要是把肚子给撑坏了,连后悔的地方都没有。
    一碗豆腐脑就着包子油条,很快就下肚了。
    杨轩将另一碗豆腐脑端到面前,搅拌了一下,继续吃了起来。
    脚下大胆儿吃完自己的包子,眼巴巴的看着杨轩,但后者就是不为所动。
    这给大胆儿气的原地打转儿。
    杨轩喜欢吃咸豆腐脑,他的口味属于是北方口味。
    甜豆腐脑他也尝过,就是吃不惯。
    不过他并不会将喜欢吃甜豆腐脑的人视为异端。
    就像豆汁儿,他几十年前尝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
    实在是喝不下去,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喜欢喝那玩意儿?
    不过,对于喜欢喝豆汁儿的那些人,他还是极为佩服的。
    这片土地太大了,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不理解,尊重就好了!
    一顿早饭吃完,杨轩只感觉连三分饱都没有,也就勉强垫吧垫吧!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他是不敢放开了吃的,太引人瞩目了。
    于是便招呼掌柜的结账。
    杨轩一共要了两笼肉包,共二十个,一个肉包五文钱,两笼就是一百文,油条一个三文,主要是这玩意儿费油,五个十五文,豆腐脑一碗八文,两碗共十六文。
    “客官儿,诚惠,一共是一百三十一文,您呢给一百三十文就好了。”掌柜的快速算了一下账,笑着说道。
    “稍等!”闻言,杨轩伸手在身上摸了起来。
    他出门是不会在身上带铜钱的,主要是太重了。
    一般情况下,他会带点碎银子,和一些金豆子,衣服缝里再藏点金叶子以备不时之需。
    带金豆子这个习惯,还是跟某个人学的。
    “掌柜的,给,不用找了!”杨轩摸出一块大概两钱的碎银子,放到了桌上。
    一两银子就是十钱银子,一千文铜钱,两钱银子就是两百文了。
    这个兑换比例,是洪武年间官方定下的。
    见到杨轩掏出来的是银子,掌柜的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心里便大概有数了。
    “谢这位爷的赏!”掌柜的躬身谄笑。
    杨轩摆摆手,没说什么。
    转而戴好斗笠,起身牵着大胆儿离去。
    “爷,您慢走哈!”掌柜的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杨轩的脚步没有停顿,牵着大胆儿就在街上溜达。
    “带你消消食儿,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好吃的。”杨轩低头看了一眼大胆儿,笑着说道。
    大胆儿听懂了,蹭了蹭杨轩的裤腿,表达欣喜。
    接下来,这一人一狗便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转悠着。
    杨轩专门找茶馆儿等人多热闹的地方。
    这地儿闲聊的人多,杨轩也能听听民间对于当今朝局的看法。
    有些时候,多听听民间的声音还是有好处的。
    中午的时候,杨轩找到一家酒楼带着大胆儿大吃了一顿,下午杨轩又带着大胆儿漫无目的的闲逛,听民间百姓闲聊。
    傍晚吃过晚饭,在宵禁之前回到客栈。
    …
    另一边,于谦结束一天的忙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晚饭就随便对付了点,然后就一个人坐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沉默不语。
    他感觉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很是陌生。
    曾经那个高中状元,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离自己好像越来越远了。
    他今天又向百官妥协了。
    这要是换做以前的自己,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这段日子,他妥协了一次又一次。
    底线被打破之后,迎来的不是继续坚持底线,而是再一次的打破底线。
    理智告诉他,他这么做是为了朝局的稳定,可心中的信仰,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他陷入了精神内耗之中。
    以至于短短月余时间,他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憔悴了许多。
    “于廷益啊于廷益,你不再是那个以文信公为榜样,立志造福天下百姓的于廷益了,你变了!”于谦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轻声自语。
    最开始的时候,他用了几个教导新帝的名额换取大臣的支持。
    虽然只是给新帝讲经筵,但妥协了就是妥协了,这没什么好解释的。
    一直以来,从给朱见深启蒙,教授知识,帮他了解朝政,都是于谦一个人在做的。
    可现在,其他大臣也想分一杯羹。
    于谦明白,他们是想趁着新帝年幼,好让他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对此,于谦很无力,想要朝局稳定,必要的时候就必须做出妥协。
    他终究不是镇国公,没那个魄力对百官举起屠刀。
    别看京师守卫战的时候,于谦坐在总指挥,下达了一连串要拉着众人一起拼命的命令,但那是对外,情况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于谦很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心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