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可以大致推理出两人当时在房间里的行为,甚至波及范围,但是很难锁定行为归属,说白了还是不知道是谁干的。
由于这些动作都是单一行为,没有特异性,你能干他也能干,要想找到两人的先后顺序,只有从两人都参加的事情上下功夫研究。
那么纵观两人从进门到离开所做过的事,不难发现,一共有两样是相同的,一件是喝水,一件是与死者发生关系。
先来说喝水,喝水之前已经说过,两人不是用的同一个杯子,无法通过指纹重叠验证顺序,所以这个问题上行不通。
再来说和死者发生关系方面。谁先谁后有什么区别呢?凶手与东海子性交时,罗旭已经在先前做过了(假设他不是凶手),这就是唯一的区别。
但是法医方面已经说过,根本区分不了谁先谁后,难道分泌物也帮不上忙了?那还能有什么派的上用场呢?
忽然小彤看见了死者下身的一张特写照片,想起了在现场尸体还没抬走时,隐约看见了上面的血渍。
“路队,法医报告上有提到死者裙子上的血拿去验dna吗?”
“死者裙子上有血吗?深绿色的裙子你也看出有血了?法医报告里未对衣服细节有任何描述。而且衣服在解剖室都会统一剪下来,搜集在一起,送到痕检室,检验完暂时放到物证室保管。痕检室方面,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有关衣物的报告。”
小彤听见路队这么说感到很诧异,她坚信自己的眼睛没看错,裙子上一定有血点,而且不止一处。
“路队,麻烦你再要求痕检室和基因组对死者穿的裙子进行一次dna的检验,因为不是整片血迹,而是几个点,所以一定要细致全面,我相信一定可以采集到死者的dna。”
死者dna,难道小彤口中提到的裙子上的血迹是死者的?为什么她的血迹会跑到裙子外面,明明她是被勒死的,路队越来越读不懂小彤了。
“化验不成问题,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说是死者的血呢?当然我不是不相信你的判断。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不能是凶手的血,那么肯定就是死者的血,毕竟它的位置出现在裙子外侧。”
当然了,如果裙子上有血的话理论上来讲可以是死者的,也可以是凶手的,甚至可能是罗旭的。但是小彤判断出的一定是经过斟酌后最切合实际的可能性。
“路队你可以想吖,老公和老婆之间的性交一定是温柔的正常的力度。但是凶手就不一样了,他很可能就是冲着死者的容貌来的,心里压了一股燥热,连上衣也被抓破,那么伤及下体也是情理之中。
这样当一切结束,凶手起身时,就将体内死者受伤的血带了出来,滴落在裙子上。”
虽然有些难为情,但路队还是硬着头皮听完了小彤的假设,不得不说很生活,也接近事实。
虽然路队对小彤是否结婚或是有男朋友不太了解,但是就刚才的解释来讲,在他这里绝对是经验之谈。
“不错,你说的都很可能是事实,但是问题是即使是验出了死者和凶手的dna又怎样呢?别忘了带出死者血液的同时,也同样能带出之前男子的分泌物,也能验出其dna也就是说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么验出的恐怕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的dna。”
小彤听了路队的反驳,明显感到自己的立场有些站不住了。不错,刚刚没有想到前一个男人的分泌物会停留在体内被一起带出,也就是刚刚想到的区分罗旭是好老公还是真凶手的方法又被否决了。
还别说这个回合,路队终于智商在线了一次。这也让小彤感到案子离侦破已经不远了,就在艰难的关键阶段。
先管不了那些,既然有证据,就要验完了再说,路队马上打电话给痕检和基因室,将小彤的要求告诉给了对方。
观点被否掉之后小彤难免有点黯然神伤,但是能查的也查完了,这次只能先到这了。
就在一只脚已经踏出门槛的那一刻,小彤忽然间又站定了。对于路队来说,这是好事儿。因为他知道每次小彤但凡有奇怪的举动一定是有新的发现。
“路队,还有一个地方我们没想到。我们总是将精力放在如何区分孰先孰后上,而忽视了死者在临死与凶手挣扎时,一定会留下痕迹。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死者尸体本身。在尸体上找证据,有些东西是只有凶手才会留下的。
比如凶手扼住死者脖子时,她一定会伸手用力拉扯,指甲上会留下凶手皮屑,就可以验出dna,这个就是凶手的特异性证据。”
路队表现得并不乐观,“据我所知,法医将死者指甲送到痕检化验了,发现都是残土,就是他们家地上的,一定是挣扎时跑到指缝的。”
“没说不能有残土,也有可能大部分都是尘土,但一定可以找到尘土当中隐藏的少量dna。”
联想到痕检组怕是因为残土的原因而忽视将指甲送到基因组化验的可能性,路队又打了一次电话,这次对指甲的重要性重申了一次,希望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
的确如小彤所说,每次来案发现场,都有收获,这次倘若真的能悉数验出自己所预测的东西,那么凶手就可以锁定了,接下来就剩抓人了。
第二天一早裙子上的生物检材化验报告出来了,总共有三处验到了死者血迹掺杂两名男性的生物痕迹,经基因比对,与死者下面的dna完全一致。
“但是要特别强调一点,这两个男性的dna有14%的相似性。”基因组负责人拿着报告郑重其事地和路队说。
“14%相似性什么意思?你和我说白话,数据我听不懂。”
“其实上次报告时我就觉得有必要提,但是毕竟陌生人也有一定概率发生基因相似的可能性,所以我就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