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妙计百出荀公达
作者:权照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最新章节     
    “夏五月,丁丑日,魏主治兵于西郊;
    六月甲辰日,发平城。
    拓跋焘以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向姑臧进发。
    到达城下时,
    他眼前的景象正印证了崔浩之前所说的话,
    ‘城东、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馀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
    这也使他对李顺之前的欺瞒更为不满。
    沮渠牧犍原本还沉浸在柔然可汗的恭维之中,却突然听闻魏军已兵临城下。
    得知魏军到来的消息,河西王牧犍异常惊愕。
    之后,他采纳了左丞姚定国的建议,决定据城坚守,并向柔然求援。
    然而,柔然的援军始终未至,沮渠牧犍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投降。
    事实上,柔然并非没有出兵相助,只是沮渠牧犍败得太快而已。
    拓跋焘八月抵达姑臧,九月沮渠牧犍就开城投降。
    柔然原本计划用‘围魏救赵’的策略,
    袭击北魏都城平城以解姑臧之围,
    但接战后不久就得知姑臧已破,于是只能无奈退兵。”
    “在平定柔然之后,
    北魏又接连平定了北燕与北凉,
    终于稳坐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与南方的刘宋隔江对峙。
    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南北朝’。
    身为皇帝的拓跋焘,自然希望自己在文武两方面都能达到巅峰。
    在已经稳固了北方的统治,军事成就已无人能及的情况下,他开始着眼于文化治理。
    在这个领域,他寄予厚望的,当然就是如今朝廷中的文臣领袖——崔浩。
    崔浩在接受了太武帝拓跋焘的委任后,决定做一件事,那就是修北魏国史。
    拓跋焘对此表示赞同,
    他深知,一个清晰、准确的国史对于稳固统治、赢得民心至关重要。
    所以太武帝拓跋焘同意了崔浩的举动。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国史一经编纂完成,
    便在世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讨论……”
    “拓跋焘令崔浩负责编纂国史,
    虽然他嘴上说着要实事求是,
    但当他看到刊刻在石上的《国记》,揭露了拓跋氏家族早年的杀戮、荒暴和淫乱等史实时,
    拓跋焘顿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不由分说就杀了崔浩,还灭了崔浩九族。
    事实上,此前就有人提醒过崔浩要谨慎行事。
    因为从诏令佛教徒还俗到大规模的灭佛行动,背后都有崔浩的推动。
    鲜卑太和的贵族们大多信仰佛教,
    他们对下诏的拓跋焘束手无策,于是将怨恨转向了崔浩。
    崔浩掌权后,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
    这一举措提升了北魏内部汉族世家的地位,但却引发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感。
    至此,离崔浩之死,其实就已经只差一根导火索了。”
    “若说灭佛和提高汉族地位,对拓跋焘的统治还算有一定益处的话,
    那么揭发拓跋氏过去的丑闻,无疑就是在自掘坟墓了。
    崔浩虽然才华横溢,具有直言敢谏的诤臣风范,
    但他所效忠的皇帝,却并没有唐太宗李世民那般宽宏大量的胸襟。
    最终,崔浩不仅在死前尊严尽失——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更牵连了他的同族和姻亲。
    清河崔氏全族,无论血缘远近,以及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因此遭受连坐,整个家族被灭绝。”
    观众们看到这儿,忍不住纷纷感慨起来,
    “崔浩还是念着汉族啊!”
    “可惜他高估了蛮夷的心性,不仅自己丢了脑袋,还连累了九族。”
    “崔浩是个能力,但在看人方面似乎还是稍微差了一些。”
    “善谋国,却不善谋身,这就是排名略低的原因所在吧?”
    ……
    崔浩本人这时候被吓得冷汗直冒,
    良久之后他忍不住叹息一声,道:“未曾想某自诩能算尽天命,却算不到自己的结局……异邦人,不可信啊!”
    “崔浩自比张良,以屡献奇计,算无遗策。
    在统一北方的征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作为一个汉人,
    他竟在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中地位显赫,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但功成名就后的崔浩,却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变得骄傲自满,四面树敌,最终落得了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他精于算计,却唯独没有算到自己的结局。
    他用自己一生的跌宕起伏,告诫世人:得意之时更应保持谦逊,切勿忘形。“
    【历史十大奇谋诡士第九位:算无遗策崔浩,盘点完毕。】
    视频结束后,观众们依旧还是唏嘘不已,
    “崔浩的结局实在令人感慨……”一位观众叹息道,语气中满是惋惜。
    “是啊!曾经是那么的风光无限,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看来做人真的不能太过得意忘形。”另一位观众深有感触地说。
    “不得不说,崔浩从一个小小的侍官,一路攀升到权倾朝野的高位,也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可惜啊,即便他再怎么厉害,终究还是因为一句话就被灭了九族……”
    “他终究是高估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低估了帝王的忍耐限度和冷酷无情。”
    ......
    在观众们的感慨和议论声中,
    暗淡下去的光幕,随后又开始渐渐亮起。
    崔浩最后那凄凉的背影已经消散,
    下一位被盘点者,即将粉墨登场。
    【华夏历史十大谋士第八位:妙计百出,荀攸!】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功勋卓着,却性情温和,虽奇谋妙计百出,却从不自言有功;
    他智冠天下,洞察秋毫,却独独以‘愚’立身,以‘拙’处世;
    他,便是曹操的谋主——荀攸!”
    “公达?!这果然这就是你发光的原因啊!”荀家大宅中,荀彧惊喜的说道:“你竟然上了历史十大谋士榜,实在是太厉害了!”
    荀攸心里虽然开心,但谦逊的性子让他感觉此刻竟然有些坐立不安。
    面对荀彧的赞叹,他苦笑着回道:“论才华,小叔你比我只强不弱。以后定有你上榜的机会。”
    而在另一边,贾诩惊讶的对曹操说道:“荀攸那可是颍川豪门子弟啊!没想到连他都投了你,不愧是曹操!”
    曹操:“……”
    视频继续直播,
    “历史中,荀攸在曹营谋臣中的地位与作用,其实仅次于荀彧。
    如果说荀彧是坐镇后方的萧何,那荀攸便是运筹帷幄的张良。
    曹操打仗排兵布阵都会咨询荀攸,
    用哪个将领,
    用什么战术,
    曹操问的也都是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