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想到自己的计划,道:“也好,让元佐出来避一避风头,让人去接他吧!”
于是赵德昭把赵元佐接进宫,但是赵元佐精神不太好,赵德昭根据从天幕上知道的事儿,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在一旁陪着他。
李世民看到这儿,不禁反思,太子有没有被吓到,但是想到天幕上后来发生的事儿:“哼,臭小子肯定没吓着,后面还想谋反呢!”
【澶(chan)渊之盟是北宋和辽朝,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辽朝每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宋朝也会给辽使赠送大量礼物。】
各时空:
“北宋和辽朝?不是还有个西夏嘛?”
“辽朝的萧太后?太后还亲自出兵?果然不愧是蛮夷……”
“辽朝难道没有将领嘛?怎么还要太后出马?”
“宋真宗?这皇帝也是怂,来了不想着迎战,而是想出逃?”
“这不就杀了辽朝的大将嘛?再加把劲儿就赢了!”
“?赢了和谈什么?”
“宋真宗真的是太窝囊了吧!”
“这朝臣就没拦一下嘛?”
“不是打赢了嘛?就是和谈也该是辽朝向大宋和谈吧!怎么还反过来给朝贡呢?这不是自己就是藩属国了?”
“没想到,澶渊之盟……”
“怪不得前面会问谁是正统王朝……”
“一点大国气势都没有,也不知宋太祖看见这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气的会不会活过来不知道,但明显赵匡胤看见天幕快被气死了,怒道:“这小儿怎如此窝囊?我大宋天下怎么就交到这人手里了?光义你不该用天下百姓来开玩笑,夺皇位这事儿我不怪你,但你万不该没有能力,却不听规劝,万不该把江山交到这种子弟手里!”
赵元侃吓的脸色发白,知道了这辈子皇位与自己无缘了,但是还是害怕大伯找自己算账!
嬴政:“朕知道他大宋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大怂了,这皇帝有这样的后人,还不如禅位给别人做皇帝呢!朕现在倒是庆幸了,幸而是亡国了,不然后代子孙作乱天下,还不如让于他人……”
李世民道:“真看的难受啊!多想派点武将去替他们把天下统一了!反正我们大唐的武将很多,发愁没地方领军功呢!”
刘彻:“朕还没见过这样的事儿,打赢了还和谈送东西……”
朱元璋幸灾乐祸的道:“这天幕要是那宋朝的先人看见,不得气死了,尤其是那个宋太祖,看见弟弟夺了江山,却治理成这样……”
评论:
@澶渊之盟从经济上看没吃亏…从国家战略上看耽误大事了…
@辽国还是很有契约精神的,签订了澶渊之盟,一直都在遵守这个条约。
回复:其实也没有,辽国之后要求增加岁币,还时不时骚扰边境,只是没有爆发大的冲突。
@怎么看宋朝也是比较窝囊的朝代。
@如果跟唐朝的渭水之盟相比,赵宋的澶渊之盟是相当屈辱的。
@檀渊之盟要是李世民,第二天他就想着怎么样把辽推平!
@两宋从来都不缺名将 只是缺有骨气明主
所谓“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条约,送钱送物,自我安慰说我赚了~
@不管对澶渊之盟有什么“屈辱”的评价,当时的老百姓得到了近百年和平。
@我是老百姓肯定支持宋真宗封禅,这种黑锅自己背,和平给百姓的皇帝上哪找?
@ 30万两,不过一州税赋。换来宋辽百年和平。
@宋和辽旗鼓相当,谁也灭不了谁,澶渊之盟是兄弟相称并不是屈辱条约,并且带来了一百多年和平,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金钱的确换来了和平,但是却丢掉了自己的尊严和勇气,哪怕是忍辱负重一下,待日后反攻,重拾自己的尊严也行啊,宋朝也不至于被人这么看不起。
@宋人不以澶渊之盟为耻,于是后面有了更多的城下之盟,从一开始的认弟弟,到后来的称臣…
@ 宋朝那些文人还有脸不满,不是他们把武人的脊梁骨打断,哪来的那些事。
@ 签订澶渊之盟后,宋朝统治者从此就患上了条约依赖症 ,战争一遇到挫折就签条约,反正有的是钱赔, 于是武备废弛,就此变成了一只富有的弱鸡。
@一个檀渊之盟把宋辽两国的武功都废了,最后兄弟俩一起被大金灭亡,真是卧龙凤雏。
@檀渊之盟没什么丢人的,强如李世民也有过渭水之盟,但丢人的是在这么长的窗口期里,居然没有一个皇帝发展军备,几乎全是偏安一隅的思想!
@渭水之盟,一人六骑逼退突厥大军,李世民深以为耻;澶渊之盟,被逼御驾亲征,打赢辽军还给人送钱,宋真宗泰山封禅。
@以前读书少觉得宋朝是正统,现在中国大一统,觉得辽国的正统性好像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