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人赋》
作者:孤者自怜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最新章节     
    “关于美人赋到底是不是司马相如写的,史学界依旧有着很多讨论。
    如果是他写的,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西京杂记里面说他是为了自刺。
    也就是自我规劝,不要沉迷美色。
    但同时也有另一种说法。
    有人认为美人赋很可能是司马相如在被举报免官期间写的。
    赋里说的是不好美色,实际上的意思是他不好金钱,就算是黄金放在他面前他都不会贪污。
    司马相如借此来表达自己被免官的委屈跟愤怒。
    但到底什么是真相,已经不得而知了。
    “司马相如被罢官一年以后,刘彻还是舍不得他,就再次把他复招为郎官。
    但对司马相如而言,他的人生高光已过。
    不管是真的受贿了,还是被人故意举报,他的仕途已经看到了尽头。”
    “再加上他年纪也越来越大,病情开始加重,司马相如的心态也慢慢有了转变。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了此时,开始变的越来越沉默寡言。”
    司马相如的人生入秋了。
    他以生病为由,待在家里,很少上朝,也几乎不参与朝政。
    史记里给他写的是不慕官爵。
    后世无数的文人政客不愿意上班或者找不到班上的时候,都喜欢用这种故事激励自己。
    “司马相如第三次当郎官期间,史料上也是记载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他给汉武帝献了一封《谏猎书》。
    内容就是劝汉武帝不要天天打猎,不要动不动就声势浩大地跟野兽拼命。
    俗话说,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哪怕是家中有钱的老百姓都知道不会坐在房檐下,聪明人更应该在没有出事的时候有所预见,而不是等出事了以后才开始后悔。
    “司马相如的上奏不是个例,同一时期,还有很多跟他身份差不多的人也上书劝谏,比如我们等会儿要讲的东方朔。
    而刘彻一辈子就没怎么听过别人的话,更何况在他眼中只是俳优身份的司马相如,所以他看了文章后只是称善,然后就接着该干嘛干嘛了。”
    “司马相如看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没有效果,紧接着又写了一篇《哀秦二世赋》。
    光听这个名字,同学们应该就能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会写些什么东西。”
    赋里说,登上倾斜不平的漫长山坡,走进高峻的层层宫殿,俯视曲江弯曲的岸边,望着高低不齐的南山。
    路过二世的坟墓,凭吊他的陵园。
    二世自身行事不谨慎,导致国家灭亡,权势丧尽。
    他听信谗言,不肯醒悟,导致宗庙被灭绝。
    他的操守品行不端正,坟墓荒芜无人修,魂魄无处归去,也没有人向他祭祀。
    他再也不被尊敬,时间越久越没人记得他。
    他的灵魂已经四散飞扬,直上九天而永不回还。
    “司马相如写这么一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
    而汉武帝看完这两篇文章以后,只是给司马相如封了一个孝文园令的工作,也就是给汉文帝的陵园守墓。”
    “史料上没有着重描写这件事,其他书籍里也没有,但这段日子恐怕才是司马相如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20多岁的他有着最大的底气,他既年轻,又有才华。
    而30岁的他虽然落魄,但在面对县令的时候,依旧是骄傲的。
    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才华,对未来的人生依然有所期待。
    可现在将近50岁的他,才华已经展现,未来已在身后。
    皇帝给了他机会,他也确实有过人生巅峰。
    但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身患糖尿病,负责看守墓园的老文人。
    “这样的日子对一个胸怀大志的文人来说,应该是最大的折磨。
    但司马相如还是没有放弃写赋,他向刘彻上书,请求再写一赋,这一赋就是他的第三篇千古文章,《大人赋》。”
    大人就是仙人的意思。
    大人赋里说,世间有大人住在中州,宅院遍及万里,却不能长时间停留。
    悲叹世人迫于世俗之囿,为何不轻装离家去远游。
    他乘着白霓虹幡,载着云气清扬,把格泽星竖起当作长杆,系着光洁的彩旗。
    他高挂群星悬垂的流苏,拽过彗星当做旗上的羽毛。
    锦旗猎猎,随风披靡,又顺着风向飘飘摇摇。
    缥缈的红色云气迷迷蒙蒙,像风暴奔涌漂浮在空中。
    他跨着神龙恣意奔驰,踊跃腾起飞一样狂奔,呼吸间犹如闪电,忽然间犹如云烟消散。
    他穿东极登北极,跟神仙们聚在一堂,召集全部的仙人精挑细选,让五帝在前方开道,遣返太一,让陵阳当侍从。
    让群仙侍奉,驾着龙车上万辆,去南方游嬉,看唐尧之墓,看虞舜之坟。
    经过炎火山渡过弱水河,横穿沙丘走过沙漠。
    他直奔仙山,推开天门,走进天帝宫,却见到西王母满头戴着首饰的白发。
    幸好有三足乌供她驱使,否则的话,如果就这样长生不死,那即使能活上上万年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大人看了很多东西,见了很多美景,但他最后还是把所有的东西都遗留在了北极之门。
    他乘着虚无飞升,超脱世俗而独立生存。
    “这就是司马相如献给汉武帝的第三篇赋。
    它的核心内容跟子虚赋、上林赋的几乎相同。”
    同样是先写盛大的场面、华丽的想象,然后又画风急转,在最高处转折,对看赋的人进行劝谏。
    大人法力无边,神通广大。
    他可以朝沧海而暮苍梧,他可以驱使神仙当奴仆。
    可他推开天地之门,看到仙界至尊西王母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那只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婆。
    她长生不老,却没有快乐。
    这样的人生,是你这个一直追求长生、一直被各路方士忽悠的皇帝所追求的吗?
    “司马相如的意思传到刘彻面前,可刘彻看后的状态跟司马相如前面献赋一样。
    他看完这篇文章以后,直接把自己代入到了大人的身上,有‘飘飘凌云之感,似游天地之间’。
    最后不光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宠信方士,怎么都要做到长生不死。”
    “而此时的司马相如,他的人生已经进入冬天。
    晚年的他,因病卸任了孝文园令的职位,前往茂陵居住。
    在这个期间,史料中没有记载他是否有作品。”
    “但在南朝萧统的《昭阳文选》里,有一篇《长门赋》,它是司马相如的作品。”
    长门是个地名,大概就相当于是冷宫的意思。
    长门赋是被刘彻废黜的陈皇后在被打入冷宫以后终日以泪洗面,然后听说司马相如的才名后,出百金买赋,希望司马相如能写出自己的委屈让皇帝看到,希望皇帝能回心转意。
    “陈皇后的故事我们之前上课的时候说过,她的母亲馆陶公主跟刘彻的母亲王娡,也就是王美人为她跟刘彻订了亲,客观上帮助刘彻登上了帝位。
    所以刘彻即位以后,陈皇后越发嚣张跋扈,时间长了刘彻越发不满,再加上陈皇后一直没有生育,还在背地里诅咒别的妃子,最后被废黜。”
    长门赋的诞生背景就是如此。
    整篇赋的场景都在陈皇后的宫中,文章是既压抑又痛苦,是一篇浓郁的抒情文。
    “不过,因为《长门赋》的文体、内容跟司马相如以前的作品相差太大。
    所以史学界的争议也不小。”
    特别是赋中第一段内容中,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说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赋后,陈皇后重得皇帝宠幸,这直接跟历史不符了。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赋概》里说,长门赋出于《山鬼》。”
    《山鬼》是楚辞里非常着名的一篇文章。
    长门赋也确实跟它有一些相似之处。
    “除了这个说法,还有一个说法是,长门赋跟美人赋类似。
    应该也是司马相如借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处境。
    因为回到长安后的日子,他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的,就跟被废黜的陈皇后一样。”
    前118年,司马相如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
    {舍不得?是舍不得他这个人,还是舍不得他写的文?}
    {这还用说,肯定是文啊。}
    {哀秦二世赋,这名字挺狠。}
    {司马相如也是个猛人,他是真敢说啊。}
    {借古讽今,内涵汉武帝,牛!}
    {胡亥应该在汉朝被拿出来鞭尸的次数最多吧。}
    {毕竟汉朝的前车之鉴就胡亥做的最离谱,后来的朝代能说的例子就多了。}
    {刘彻:威胁我啊?喜欢看墓那你就守陵园去吧。}
    {大人赋就是骚体赋吧,跟楚辞的风格太像了。}
    {辞藻华丽,想象力爆棚!}
    {可人都有老的时候。}
    {笑死我了,汉武帝是一句话都没有看进去啊。}
    {选择性听自己爱听的话。}
    {不太可能是司马相如写的,这差距有点大。}
    {嗯,不是他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也有可能。
    众人觉得这个说法挺合理的。
    表面上写的是美色,实际上想表达的是钱财。
    那些文人好像就挺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的。
    什么风花雪月啊,写的都是些他们不太能听懂的东西。
    明明写的是花,怎么就说到人的性情上了?
    这思维跨度太大了。
    众人纷纷表示自己跟不上。
    而听到不过一年的时间,司马相如就被复招。
    大家也是不得不感叹一句,汉武帝到底是有多喜欢他写的文章啊!
    居然在他被举报以后还是把他留在了身边。
    大人赋一出,众人也很快沉浸到那个氛围之中。
    文章说的那么好,大家当然是都代入到大人的身上了。
    谁还会看司马相如最后的那几句劝谏。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只会被前面宏伟的描述和大人强大的个人能力所吸引。
    如此想来,这样的劝谏似乎并不可取。
    可直谏有可能丢命……
    文人官员也不好当啊。
    百姓们难得有了一种官员们也不容易的心态。
    但这难得心态的对象主要是皇帝身边的。
    至于底下的官员,天高皇帝远的,哪有什么容易不容易,他们没翘上天就不错了。
    还不容易,不容易的是他们才对。
    ……
    秦(220),哀秦二世赋?
    嬴政听到这个标题人已经麻了。
    他该想到的。
    后面的朝代估计没有哪一个会放弃提一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二世而亡的大秦注定了会是后世朝代文人时刻挂在嘴边的反面例子。
    就如同现在的他一般。
    现在的他,不也拿着二世而亡的教训训诫各位公子吗。
    把秦二世而亡当成了一个反面例子,时刻谨记再不能走上那样一条道路。
    ……
    汉(127),刘彻确实不能否认,他真的很喜欢司马相如写的文章。
    没人写的文章能比司马相如写的更加气势恢宏。
    也更能打动他。
    那篇大人赋,他看完后,感觉身子都轻了几分。
    听到学生们嬉笑讨论他是在看了哀秦二世赋后就把司马相如派去守墓了。
    刘彻便笑了。
    也不是没有可能,说不定以后的他还真是那样想的呢。
    司马相如看着自己病逝的那一年。
    距离他病逝已经不到10年的时间。
    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刚踏入长安的他。
    那时候,他对长安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也对自己的才华有着盲目的自信。
    他坚信自己到了长安以后可以大放光彩,可一段时日过后,他才发现,能到长安入朝为官的,哪一个不是有钱有势有才的。
    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其中一个而已。
    这样的认知让他感到失落,所以他追随梁王而去,希望能得到他的重用。
    可事与愿违,梁王早早去世,他的家也落败了。
    几年的时间,他似乎失去了所有。
    如今的他再次陪在陛下身边,可陛下从不曾听过他的劝谏。
    随着生命的逝去,他也慢慢放下了对仕途的执着。
    或许直到临终前,他才终于跟年少的自己和解。
    封禅书不只是他对陛下的称颂,也是他对自己的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