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萧瑟而去
作者:简单2023   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最新章节     
    王九似未曾动过!
    但枪尖有血滴下。
    全场落针可闻!死一般的沉寂中,王九却在准备离开。没有和谁说任何话的欲望,只有疲惫与萧瑟!是的,看上去既疲惫又萧瑟。
    宋裕本率先拦住他:“王九!你知不知道你干了什么?”
    王九没说话,但因愤怒而失望的眼神毫不掩饰!凝视中,失望变成了落寞!垂头绕道而行。
    陆指挥使大喝:“王九!身为朝廷武官,竟敢在众目睽睽下当街行凶!还有没有王法?站住!”
    王九没有回答,孙盛行却替他在回答:“陆指挥!你们兵马司素来血口喷人?王将军何曾行凶!”
    “凶手刺杀,三人却知情不报!当然可视为同犯。王九死里逃生!还不该杀三个败类为民除害?”
    王九一脸漠然!没有搭理任何人的欲望,心中却在赞叹:还得是东林党,自己还没想出的借口,他硬是反应奇快地正义凛然。
    而宋裕本却在对陆指挥使摆手。此时拦住他,误会只会越来越深!而且,拦住他又能怎样?抓起来,还是关起来,或是杀了?
    刚好杏贞阿巴亥此时也出来了。王九上前汇合,率先默默上马,王九都似乎失望透顶,其他人自然也垂头丧气!全无之前的意气风发。
    孙盛行很热情:“王将军走好!大婚之日,老夫定来讨杯喜酒。”
    王九看都没看,默默朝老孙拱拱手!继续缓缓策马。
    宋裕本终于忍不住:“王九!你错了!事情不是你想的样子。”
    王九没理睬!
    又是孙盛行:“王九乃驰骋疆场的将军!最恨蝇营狗苟的算计。他是热血男儿,却非天真孩童。”
    这话听着舒爽!
    王九绷着脸一言不发,马背上的他略显耷拉而佝偻!留给数千群众…一个渐渐远去的萧瑟背影。
    现场还在吵架!
    而人群在愤慨、在叹息、在渐渐消散。一个名词也开始在京都流传:天何薄我?天何薄我!
    名词背后是一个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忠勇骁将!他对普通人如邻家男孩,对敌人果决如闪电迅雷。
    也有很多人还在现场,他们执着于看两伙人吵出的结果,也在看事件最后的交代。这些人都有个良好愿望:别让“天何独薄我”成真。
    但他们注定会失望。
    礼部的人暗道好险!差点就被北党算计:他们刁难、拖延王九在先;刺杀就在礼部附近发生!还很可耻地发生在循礼书局门前……
    王九但凡脑子笨点,但凡没看出陆指挥使认得、且震惊于是那两名凶手的神色!礼部这锅背定了。
    那他定会配合北党,而非果断对三名俘虏灭口;若三名俘虏若不死?汪文德基本完了!而汪氏?他们几兄弟是东林在京的经费来源。
    狗日的北党好阴毒!
    北党却很后悔……
    他们自始至终在跟着王九,从听说王九今天要去礼部时起,他们就有暗探跟上了。
    后来大力向人群介绍王九的,就有他们的人!起劲让王九说书的,更是他们的人。
    就一个目的,围观群众越多越好,搞得场面越大越好!王九去礼部办事,怎可能不会热闹?
    果然!不但有热闹看,还有高潮。南边竟忍不住在礼部旁边动手?这尼玛太刺激了!大难不死的王九若不果断反击?哪还能是王九!
    王九的反击果然很犀利!也到底是百战余生的当世猛将。
    他一瞬不停,依据暗矢来路,近乎本能地捕捉到刺客方位!然后,以常人不可思议的速度,与超凡脱俗的战阵武艺!将刺客或杀或擒。
    至此,他与礼部之间的争斗,王九已牢牢占据主动。
    而循礼书局的东家汪文德,与礼部的堂官,却还在傻逼样!按对付其他武将的老套路,想着以势压人,却根本不知势在王九。
    活该他们自取其辱!
    王九毫不留情!相继将汪文德、迟朱时两个傻逼羞辱、摩擦。
    却并非为了爽快!他在逼出礼部事实上的老大,与东林的真正核心之一,署理尚书的侍郎孙盛行。
    孙盛行不得不出来。
    但是,没得到真实情报的孙盛行!一出来就丢了大人。
    这尼玛更精彩了……
    但孙盛行毕竟老奸巨滑!很快明白状况的他,立刻先学起了乌龟!在准备找借口转换态度?
    这怎么可以!
    五城兵马司立刻出动!就为给两方都添点柴、加点油。
    结果傻眼了……
    两个刺客竟是自己派出的密探?这怎么可能!他们的任务…只是轮班盯住书局与礼部,盯住东林在京的重要老巢!啥都不用干。
    谁让他们刺杀王九?
    陆指挥使有瞬间的失神。因为他既对这反转十分震惊,又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可能是这样?
    于是,老少狐狸都捕捉到这点。都瞬间想明白许多事!都开始认定是北党刺杀王九,然后嫁祸给东林党!情况急转直下……
    因此,“识破”诡计的王九,选择公开与东林党和解!选择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断然对三个俘虏灭口!最后,他是那么伤心失望地离开。
    陆指挥使悔啊!
    当时咋就没控制住情绪,没控制住面部表情?
    宋裕本悔啊!
    自己干嘛不断让人扮民众,不断给王九造声势吸引围观?想让东林君子晒晒太阳,却把自己晒黑了。
    更悔的是,他早就到了现场。干嘛不让人去先查清楚,却一门心思想着看热闹!结果成了看自己的热闹……
    东林党绝对会揪住不放、彻查到底!而王九也被得罪死:毕竟,那是支直射面门的劲矢!毕竟,王九若稍稍慢半分,早已死了。
    ……
    数千人围观下!对当朝功勋武将的刺杀,怎么也得有个说法。
    否则,朝廷颜面何存!就算都不要脸了?又如何震慑刁民!
    关键王九还捅破那层窗户纸了。“只能是建奴”!这事若最终还是赖到建奴头上?那就是明告天下:
    朝廷腐朽无能!大家有本事也可杀官,反正他们都查不出,最终也就赖到哪个替死鬼身上!怕啥?
    所以,至少得推个有份量的官员出来,才基本说得过去。
    此其一。
    其二,两党都怨恨……
    孙盛行代表的东林党,已经认定是北党想栽赃陷害。
    理由很简单:刺客刺杀成功、且跑掉了更好!那就是完美的栽赃;刺客被抓被杀也不要紧,五城兵马司能让他闭嘴。
    而且,那两个虽是盯着书局与礼部的暗探,但证据呢?必须通过大量人力物力!以大海捞针的精神寻找线索,才能顺藤摸瓜。
    太阴险!不能忍……
    北党的想法类似。
    东林党这一手玩得实在歹毒!
    他们早知己方盯着书局与礼部,也派人在时时反盯住那几人。
    此事双方都心照不宣!就如他们派人…盯住五军都督府等重要位置一样,北党也是这么心照不宣反盯梢。
    可是东林党竟打破这个默契!设计了这么个歹毒计谋:他们派人刺杀王九,无论成功与否,都由己方来背锅!这太可耻。
    逻辑并不复杂!
    宋裕本几乎立刻就想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王九肯定要护送两女来礼部;拖住他就可等待、制造时机!就如己方发动“民众”一样;暗探很无聊,所以极有可能爬上高处看热闹……
    只要上了高处!就由两暗探的“老熟人”,设法塞给他俩一把弩。只要其不留神中身旁出现了弩?埋伏好的真正刺客就立刻动手!
    所以,王九头次在礼部时。虽然停顿了那么久,但歹毒的东林党并没找到机会!于是没动手。
    王九第二次到礼部时,因为人群大吵大闹!于是两暗探忍不住上高处看热闹。
    而王九慷慨激昂劝诫民众时,又确实很有魅力!因此暗探被完全吸引住了。就连被人放了把弩在身旁,都完全不知情。
    当刺杀发生!暗探这才发现身旁竟有把弩?
    反正已说不清!那还能怎样?近乎本能藏棉袍中再说……
    东林这招太歹毒!
    难怪具体操作的汪文德、迟朱时底气很足!他们才不慌呢。
    ……
    两党就在这样的心思中,吵得很认真、很激烈。
    双方大佬都在陆续地紧急驰援!礼部门口的广场,后来竟成了朝堂!除了皇帝未至。
    双方各不相让!各有千种理由,争夺着案子的主导权,就差没有直接打起来……
    不过,随着情报越来越充足。特别是对于对方的重要地点、重要人物盯梢!从所反馈的情报看,一个疑惑开始萦绕众多大佬心头。
    对方好像…并无要发动重大行动的迹象!
    这次,并非单纯刺杀王九!那样,对方个别人物可以自行策划。
    这可是要嫁祸、攻讦己方的大事!那就必须核心人物都碰碰头。
    是不是有误会?
    于是,很多人纷纷想到另一个可能:那个不省心的皇帝。
    按照谁将受益、谁主谋原则!也只能是皇帝。他们两伙人若是人脑打出狗脑子?最受益就是他……
    王九也能受益却不可能干:开玩笑!若没躲开呢?命都没了受啥益!看见那血肉模糊的耳朵没?
    他也没能力干这事:王九才来京城几天?他怎可能知道那几个暗探!及反盯梢暗探之人……
    于是,成国公朱纯臣率先提出:既然争执不下?我看此事我们都不能掺和!得交给皇上乾纲独断。
    这个主意好……
    两党突然偃旗息鼓,竟从未有过地如此一致、如此忠诚:此等大案!就该由圣天子圣裁,我们做臣子的,都得无条件服从。
    于是,刚才还面红耳赤的一众大明栋梁!竟突然春风拂面起来,步伐一致地一齐进宫。
    ……
    在宫中听了大半天戏的万历,今天心情格外好。
    以前是王九一人同东林党斗,效果不好也不热闹。
    今天可好!东林党跟北党的大佬纷纷下场、赤膊上阵,据说要打起来了?这才好啊。
    可随着最后一条信息入宫,万历皇帝差点气吐血!
    这些大佬是猪吗?竟被对方误导着在怀疑朕!
    朕有那个必要吗?做什么事都被你们盯着,没干的事都被你们怀疑!朕犯得着去冒这个险?
    万历皇帝气愤之余,心中冷笑!朕怎会受你们逼迫、摆布?
    一律不见!
    此事由内阁与众爱卿协同办理,但必须彻查到底!毋枉毋纵。